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历史发展概况及现状评述
上世纪30年代***早有人提出关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基础理论,随后凝胶纺丝法和增塑纺丝法的出现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UHMWPE于1958年由德国科学家齐格勒博士首先研制出来,到60年代末国外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接着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利兹大学的Capaccio和Ward首先研制成功分子量为10万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结论与发展前景预测
目前, 欧美和日本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用途结构方面有一些差异,, 占总用量的 60%~ 70%,其次为缆绳、渔网和劳动防护用品等;日本主要用于缆绳、渔网和劳动防护用品。
总体来说,UH MWPE 产品的应用经历了从制品形状简单,性能要求单一到形状复杂,具有多种高性能的过程。近年来,随着加工改性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应用范围已扩展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预计在今后的几年内,国际工程塑料市场需求量年增长率将达到 10% 以上。随着竞争的逐步加剧,高性能化的工程塑料如耐高温、耐磨、导电和电磁屏蔽等功能的产品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很多工程塑料无法比拟的优点,其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据统计,国内的塑料建材行业正在以年均增长速度超过 15% 的速度成为塑料行业中仅次于包装的第二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