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运动量的调节:刚参加运动的老人,运动强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如运动后发热、出汗,自觉精力充沛,睡眠好,食欲佳,无不适感,说明运动量适中。例如,运动后脉搏比运动前增加不足22次/min,说明运动量过小,可适当增加运动强度,延长运动时间;若运动后脉搏超过运动前心率的24~28次/min,说明身体状况能适应这些运动。此阶段若持续半年以上仍无不适感,即可成为个体长期锻炼,把握运动量的标准。反之,运动后脉搏超过运动前的30次/min,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则应考虑运动量超负荷需进行重新调整。
养老院对于什么时候适合干什么事情是有很多讲究的,下面跟着百龄养老院来看看:
1、散步的时间:饭后45分钟—60分钟。快走20分钟或散步40-60分钟,***有利于消耗热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2、洗澡的时间:睡前。每晚睡觉前来一个温水浴(35℃—45℃),能使全身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帮你安然入睡。
3、锻炼的时间:傍晚。人类的体力发挥或身体的适应能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黄昏时分为。此时,人的味觉、视觉、听觉等感觉***敏感,全身协调能力***强,尤其是心律与血压都较平稳,适宜锻炼。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与老人相处?
1、同理心,看事情尝试从老人角度出发,了解他们的特性,就不会容易向他们产生抱怨之心。例如老人吃了变坏的东西,可能是因为他们的味觉退化,吃不出食物的异味,不一定是因为不注重卫生,不应该随意责怪他们。
2、耐性,有些患有长期病患的老人如老人chi呆症等,由于***造成神志不清或说话困难,要与患者沟通,千万不可急躁,更需要加倍的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