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碳剂在感应电炉内增碳的正确使用方法:使用小型中频电炉,原料夹有生铁等高碳物质的,我们推荐增碳剂微调。钢/铁水熔化后,调整碳分,可以加在钢/铁水表面,通过电炉熔炼时钢(铁)水的涡流搅拌或人工搅拌使产品溶解吸收,碳的吸收率在93%左右。其中牵涉到熔炼后期加入量,起到预处理,增加石墨核心作用,这时必须加入氮含量低的增碳剂,加入量不要太多,不要超过0。选用石墨粉做增碳剂,吹入量为40kg/t,预期能使铁液含碳量从2%增到3%。随着铁液碳含量逐渐升高,碳量利用率下降,增碳前铁液温度1600℃,增碳后平均为1299℃。
增碳剂是一种含碳量很高的黑色或***颗粒(或块状)的焦炭或石油焦后续产物,在金属熔炼时可降低铁液中氧的含量,提高铸件力学性能。新的合成铸铁熔炼工艺中,废钢使用量大大增加,通过添加增碳剂调整铁液的碳含量,在保证铁液质量的同时生产成本大大降低。石墨化增碳剂的吸收效果要好于煅烧石油焦增碳剂,同种类型增碳剂粒度细的吸收快且吸收效果也好。石墨增碳剂主要有石墨电极、石墨电极边角料及碎屑、天然石墨压粒、微晶石墨等。
所谓增碳剂,就是要在加入后可以有效提高铁液中碳的含量,所以增碳剂的固定碳含量一定不能太低,否则要达到一定的含碳量,就需要加入相比高碳的增碳剂更多的样品,这样无疑增加了增碳剂中其他不利元素的量,使铁液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低的硫、氮、氢元素是防止铸件产生氮气孔的关键,这样就要求增碳剂的含氮量越低越好。全废钢电炉熔炼时,优先选用经过了石墨化处理的增碳剂。增碳剂不要早于炉料加入炉底,应在炉底有部分铁液时随炉料一起分批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