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的再润滑是在计划的设备停机期间实施,并定期进行补充,同时,将旧油脂清除掉或经由泄油空将旧油脂挤出去。在加入新鲜油脂以前应将注油嘴擦拭干净。如果轴承箱没有注油嘴,则应打开轴承箱盖或端盖,以便取出旧油脂,清理后,补充相同型号的新鲜油脂。
定期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和油质,一般情况下,正常油位应为设备油位视窗或标示的1/3-2/3范围内。补油方式为油杯的,其显示的油位只代表补油能力,而轴承箱油位是满足运行要求的,油杯中油位低于其总容积的1/4可考虑补油。
高温经常表示轴承已处于异常状态。高温也***于轴承内的润滑剂。有时轴承过热可归究于轴承的润滑剂,若轴承在超过125℃(260℉)的温度长期运转,会降低轴承的寿命,引起轴承高温的原因有:润滑不足或过分润滑、润滑剂内含有杂质、负载过大、轴承损坏、间隙不足及油封产生的高摩擦等等。
因此连续性的监测轴承温度是有必要的,无论是测量轴承本身或其它重要的零件。如果是在运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何的温度改变可能表示已发生故障。

轴承温度的定期测量可借助于测温仪,可的测量轴承温度。
重要性的轴承,意味着当其损坏时,会造成设备的停机,因此这类轴承应加装温度探测器。
正常情况下,轴承在刚润滑或再润滑过后会有自然的温度上升并且持续一或二天。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故障原因分析
装配前检查不仔细,轴承在装配前要先清洗并认真检查轴承的内外座圈、滚动体和保持架,是否有生锈、毛刺、碰伤和裂纹;检查轴承间隙是否合适,转动是否轻快自如,有无突然卡止的现象;同时检查轴径和轴承座孔的尺寸、圆度和圆柱度及其表面是否有毛刺或凹凸不平等。对于对开式轴承座,要求轴承盖和轴承底座接合面处与外座圈的外圆面之间,应留出0.1mm~0.25mm间隙,以防止外座两侧“瓦口”处出现“夹帮”现象导致的间隙减小,磨损加快,使轴承过早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