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处理的可持续性理念
农村的污水治理思路是把农村的生态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结合起来,使得其节能低碳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改变思路,将农村的生态环境必要性与污水处理技术的可达性或可能性相结合,来发展可持续的农村污水处理新模式和技术体系。农业资源化利用有一个好处,即它的标准是恒定的,由于其终产物基本都进入到土地系统,所以不会随着外在的水质要求发生变化,农村应该将此作为一个新的污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农村污水处理的现在和未来
我国对农村污水处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2005-2008年为起步萌芽阶段,该阶段***逐渐开始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并期望通过政策的制定引导产业的发展,建设部、环保部***出台了5项政策措施。2008-2015年为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为政策探讨、资金配套和示范建设,主要表现为2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及相关政策配套。2015之后为快速发展阶段,该阶段的特点为政策及机制完善、大力推进和区域综合服务。

大数据对污水处理的影响
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准确反映处当前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对污水处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将会产生积极作用,为未来污水处理的运营模式提供了新的发展的思路。
我国土地面积辽阔、沿海及内陆差异巨大、各地水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极不均衡,众多因素致使污水处理工作开展非常复杂。现有污水产生量、水质、处理技术、处理方式、处理效果、排放去向、污水处理厂规模及运营状况、水资源循环利用情况等数据收集困难、数据量大且分散、规律性不强、单体数据代表性不足,许多问题会因为大数据的发展迎刃而解,运用大数据收集、存储、分析、管理、挖掘与运用等大数据应用技术处理污水处理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污水处理难题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