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热泵从源头减排,打退雾霾从“治本”开始
解决农村消费能力偏低问题
在清洁取暖普及整改之前,农村地区的居民基本上都是靠花销成本较低燃煤来解决采暖问题,而要求煤改之后,农村地区较难推展开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很多采暖电器消费过高,村民承担不起。
而江心 空气能热泵无电辅,能效比高达2.3,10分钟就能将室温从10℃提升到20℃,比传统电采暖节能75%;据调查,四个月的采暖季需煤量为5000斤,一斤煤5毛钱共需2500元,而村民每户平均耗电量在4800度左右,电费大概2000元,加上***补贴0.2元/度,居民个人只需***1000元左右,比烧煤要省掉一半的钱,为民众减轻了采暖负担,也为农村煤改电贡献了推进力量。
解决大部分北方低温环境无设备可用问题
就实际情况而言,大部分重燃煤的区域都集中于北方,以及多数南方农村,这些地方的冬季室外气温长期低于0℃,而煤改后换用机器采暖,有极其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导致很多地方取缔燃煤后,采暖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
热泵系统冬夏工况
对于一台分体式热泵空调来说,夏天制冷时就是以室外机为冷凝器、室内机为蒸发器,运行时就把室内的热输送到了室外。而冬季则以室内机为冷凝器、室外机为蒸发器,这样就把室外的热量输送到了室内,通常这些是通过四通换向阀来实现的。热泵空调里面有一个四通换向阀。在制冷工况下,室内热交换器就是蒸发器,室外热交换器(夏天往外呼呼出热风的那个东西)就是冷凝器。冬季供热的时候,四通换向阀切换,改变冷媒的流向,此时,室内热交换器就是冷凝器,室外热交换器(冬天往外呼呼出冷风的那个东西)就是蒸发器。由于冬季往外出冷风,换热器要结霜,所以等结霜到一定程度时,四通换向阀再切换,空调变成夏季制冷工况,室外热交换器得到热量,化霜,化霜完毕后,四通阀再切换到制热状态。除霜时,为了防止向室内吹冷风,故室内机的风机停止运转。(当然这种逆向除霜对舒适性有一定影响,所以又有了热气旁通除霜、蓄热除霜等不需要切换工况的方式)
热泵系统原理图:
主机的选型你选对没有?
主机选型是否合适,这是大家比较容易忽略的一个因素。比如说一台大机子带一个小房间,费用肯定很高,而一台小机子一直在恶劣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可能费用也会很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马拉小车和小马拉大车。
10P机带100平米和5P机带100平米,假如说5P是合理的一个配置,那么10匹虽然工作时间短点,但均衡能耗肯定要更高,因为频繁启停会更多,还有一些温差损失是没法控制的,此外还有一些内耗损失。例如,主机一开,末端就“饱”了,产生的热量太多,末端消化不了,这时候主机就会停机,而末端还在“消化”,因此主机会不断的在启停。
反而言之,100平米的房子合理的配置是5P,那么只配个3P主机,就是小马拉大车了。主机一直工作在很高的水温,也就是很恶劣的工作状况下,其实也是不利的。机子跟人一样,也有个状态。
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工程里面要做到完全协调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100平米配多大主机没有准确的说法,只能说的一定的范围内去协调,这个范围到底是多少,目前还没个说法,大家都是凭经验在做。实验室我们有做过测试,但实验室的数据不代表现场的数据,只有参考意义,没有线性对比关系。有时候,一台在实验室测试很好的机子,可能实际运行还不如一台相对数据没那么好的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