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同时表示,中国出口热轧近期在价格上已经丧失了竞争力。另外,越长7月4日表示,越南决心打消美国对其钢铁出口存在加工转口贸易问题的担忧,用行动向美国唐纳德·先生证明,我们采取了严肃认真的态度。在印度,尽管原材料成本上升,但印度的几个主要钢厂依旧打算在7月份不上调产品价格,继续维持现有定价。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在过去的3个月里,印度钢铁价格下跌了近20%。但鉴于基建和建筑行业活动低迷不振,钢价下行的趋势很可能会贯穿整个季风季节,因此仍然不愿冒险上调产品价格。目前,热卷交易价格为仍为3万卢比/吨,远低于2月份的3.7万卢比/吨。截至7月11日,东盟热卷进口价格517美元/吨(CFR),较上月末上涨15美元/吨。中国热轧板卷出口报价515美元/吨(FOB),与前持平。SPCC 1.0mm冷轧板卷出口均价550元/吨,较之前下跌5美元/吨。DX51D Z 1.0mm镀锌卷出口610美元/吨(FOB),与前持平。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进口板坯的CFR参考价格为440-450美元/吨,也与之前持平。有印尼消息人士称,即使国内板材价格基本不变,但由于本币汇率强劲,印尼买家仍愿意以稍高的价格进口国外钢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些钢铁企业深度参与铁矿石,并开展了以价格为基准的基差贸易。不过,基差定价目前仅在国内市场刚刚推广,2018年总量仅约1000万吨,并且属于普氏定价基础上的二次定价,无法改变普氏指数作为定价基准的现实。短期内,国内铁矿石价格运行仍属于从属地位,在定价方面的影响力不如普氏指数。
作为的铁矿石进口国,我国每年进口10亿吨以上的铁矿石,但钢铁企业却面临着以境外机构指数价格为基准的“尴尬”。周耀臣认为,普氏指数问题是以询价的方式、小样本来定价,统计口径比较窄,价格形成的过程中人为空间比较大,某种程度上会有偏向国外矿山的可能性。
以“豆”为鉴:化解“输入型行业”的市场风险
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上游垄断问题在我国有色、油脂市场也一直存在,但得益于对工具的合理利用,相关产业获得了更高的***性和话语权。特别是与钢铁行业同为“输入型行业”的油脂油料市场,通过利用工具成功化解了2008年***危机和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的不利影响,在国际市场发挥了“中国影响”,足以给当前困境中的钢铁行业一些启示。


铁矿石价格今年以来“贵”了多少?
据统计,截至上周,2019年以来铁矿石主力合约从491.5元/吨上涨至902元/吨,涨幅为83.52%;港口金布巴粉现货从481元/吨上涨至877元/吨,涨幅为82.33%。同期,境外SGX主力合约价格从69.47美元/吨上涨至118.02美元/吨,涨幅为69.89%;普氏指数从72.35美元/吨上涨至126.36美元/吨,涨幅为74.64%。
“随着铁矿石发货量和港口库存持续降低,铁矿石年度供需呈现缺口已是公认的事实。”川财证券研究指出,根据年中以来产量计划,四大矿山2019年产量预计同比下降5260万吨,即使考虑二线矿山、非主流矿山以及国内矿山增产,2019年***铁矿石供应仍有1350万吨供应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