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养的方式养殖肉鸽的优缺点有哪些?
肉鸽的养殖对于大家来说是见怪不怪了,据数据显示,我们的肉鸽品种就有20多种,分布在各个地区的养殖场,而且每个品种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较为常见的饲养方法是笼养和散养两种。
上世纪70年代以前国内的肉鸽养殖基本上采用的都是散(群)养的方式,养殖的鸽舍一般要求与地面隔离,一般养鸽户都是将鸽子放入统一的空间进行饲养管理。有条件的养殖场会精细些将整栋的鸽舍分成许多小的空间,每间的面积大约在8到10平方米,饲喂种鸽20到30对,肉鸽的产蛋、孵化、及育雏均在这个空间内完成。肉鸽散(群)养时鸽群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大,鸽子也可得到充分的运动,有利于其体质的增强。充足的光照和新鲜的空气,更有利于肉鸽保持良好健康的体魄,从而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也利于肉鸽提高自身的生产性能。
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散(群)养的方式的鸽舍***成本相对较大、房间的利用率较低,饲养管理上也不太方便,养鸽户无法观察掌握到每对鸽子的动态和生产情况,体质相对较弱的鸽子会出现营养不良等问题。散(群)养时鸽子之间会出现个相互啄斗的现象,正在交配对的鸽子极易受到其他鸽子的干扰,影响其受精率。另外鸽舍内的饲料、饮水和***砂等也极易受到污染,极易诱发各种健康问题。鸽子之间频繁的接触易于病的传播,鸽病也不易被及早发现和控制。
鸽子出现毛滴虫该如何防治?
很多养鸽子的朋友都知道,毛滴虫要定期预防,具体在哪些时间需要预防呢,预防毛滴虫哪些方法和***醉理想呢?今天小编带大家梳理一下,供大家参考
1.配对前
除了其他选择的项目之外,毛滴虫一定要作三至五天的处理。用的***不限,一般为罗尼嘧唑***。
2.配对后
每隔三个星期,作两天的处理。种鸽孵蛋期间,也就是排出毛滴虫的时候,必须在这期间排入一次两天的疗程。
3.育雏期间
在雏鸽七天以上、十五天之内,排入一次两天的疗程,剂量减半,用药以赛鸽专用药为佳。
4.断乳离巢后
在幼鸽三十五至四十五天之内,作一次为三天的疗程。
5.平时每隔一个月,也可依赛鸽状况用药一至两天。
种鸽的***是:配对前。分棚时。一年仅需二至三次。
幼鸽的***是:离巢后。
平时的***是:新进鸽、野鸟的控管。
毛滴虫这***不能仅靠***来控制,鸽舍要完全消除毛滴虫是非常困难的。定期的在水中投药,是为了保持毛滴虫的数量在少数、因毛滴虫必须达到一定的数量才会发病。所以必需靠正确的使用与良好的鸽舍管理,让鸽子发展出强健的天生,才能长期保护鸽子。
毛滴虫是养鸽者一定会遇见的问题,它的症状多样化,很容易造成误诊,错服***。只要能调控好毛滴虫的问题,养鸽水平必然能有明显可见的提升。
一般养殖户会选择甲硝唑类,但甲硝唑类的,必需有疗程。鸽友打完毛滴虫必须用肝精或者电解多维***两到三天。这属于一个疗程。
鸽子出现鸽痘的情况该如何防治?
对于很多养鸽户都知道,鸽子除了毛滴虫,更难以控制的就是鸽痘了,眼看着生病,用药反复几天就是不见好转。那面对鸽痘,真的没有好办法了吗?鸽痘到底能不能做到可防可控呢?
1.加强
接种鸽痘弱毒是预防鸽痘的方法。在春末流行季节前给鸽群接种,产鸽在繁殖季节前接种。接种多采取翼膜刺破法。3天左右,发现有绿豆大小的疙瘩,即为成功。
2.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饲养环境注意选育健壮的鸽群,供给鸽充足的全价营养和新鲜的***砂,增强鸽体自身的抵抗力,注意用具械消毒,搞好鸽舍内外卫生,鸽舍门窗用纱网封闭,阻止吸血昆虫进入,鸽舍周围洒杀虫药剂,蚊子等传播媒介,保持舍内通风,空气新鲜,驱杀鸽体内外。
3.紧急接种
一旦发病,对已有症状的病鸽及时隔离,鸽群中未呈现症状的鸽进行紧急接种。
及时隔离病鸽,对症,以减轻病症,防止。
1.皮肤型鸽痘,可先剥离痘痂,用2%-4%硼酸溶液洗涤伤口,然后再涂上紫或稀碘溶液,每天1-2次,连续3-5天,也可用金或青、黄连素眼膏涂抹,连用3-5天即可。未成熟的痘可以用烧烙法。黏膜型鸽痘可先除喉部黏膜的假膜,然后涂碘甘油或紫,每日2-3次,直至痘干枯脱落为止。
2.皮肤型鸽痘也可用中药膏,将患部痘痂除去后,涂上膏一薄层,每日1次,一般3-5次即可痊愈。
3.用0.04%金或0.04%四环素拦料,饮水浓度减半,或在饮水中加入0.2%氯,3-5天为一疗程,以防止***继发。
4.眼部有病灶的病鸽,先除去分泌物,然后用2%硼酸水冲洗,再滴入氯眼或涂擦金眼药膏。
5.在***砂和饮水中增加多种***,尤其是***A,可增强鸽的抵抗力,保护皮肤和促进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