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准气体、混合气体包装容器处理及材质选择
要保持标准气、混合气中的组分含量较长时间内基本不变,包装容器材质的选择以及包装容器内壁的处理技术,就显得极为重要。
高压气瓶是标准气、混合气常用的包装容器之一。一般来说,引起气瓶内气体组分含量变化,主要有以下原因:气体组分与钢瓶内壁材质发生化学反应;气体组分被钢瓶内壁吸附;气体组分与钢瓶内残存的水汽发生反应或被水分溶解吸收;钢瓶内壁吸附杂质组分气体脱附等。
正由于上述原因,在钢瓶充装标准混合气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钢瓶内壁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钢瓶内壁抛光处理;钢瓶内壁电镀处理(如镀锌、镍、铬、铜、金等);钢瓶内壁磷化处理;钢瓶内壁化学涂层处理等;对于气体组分与钢瓶内壁材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者会被钢瓶内壁吸附的气体组分需要选择这类特殊处理的气瓶。
而某些组分气会与水分发生溶解的标准气体,其对气瓶内水分含量要求很高,通常需要经过烘箱高温处理,然后通过抽真空装置抽出气瓶内多余的水分方能使用。

氮,相对分子质量28.0164,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77.35K时冷凝为无色的液体,63.14K凝固成β态固体.35 .6K时转化为α态固体。
大气中有大约4/5的氮气,但是氮气的发现却经历了20多年的漫长历程。1755年英国科学掌布拉克(J.Black)发现木炭在玻璃罩内燃烧以后的剩余气体,经过溶液吸收以后仍有一定数量的气体保留下来,这是人类感到这种气体的存在。1772年,布拉克的学生卢塞福(D.Rutherford)又在密闭的器皿中用燃烧磷除去空气中助燃气体,发现剩余的气体不能维持生命并有灭火的性质,而且不能溶于溶液,命名这种气体为“浊气”或“***”。但是卢塞福不承认它是空气的组成部分。普里斯特里(J.Priestley)在1772年的实驻中了解到未炭在密闭于水上的空气中燃烧时,空气中有1/5的气体变为碳酸气,用石灰水处理后的气体,不助燃也不助呼吸。由于“燃素说”的影响,他也不承认氮气是空气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瑞典的科学家舍勒(c.w.Scheele)利用硫磺和铁粉的混合物来吸收大气中的氧气制得氮气。他认为氮气是空气组成分之一的人。他指出“这种气体比较轻,能灭火”。后来拉瓦锡(A.L.L***isier)给这种气体命名为“Azote”,中文翻译成“氮”是“无益于生命“的意思。

使用高纯氧气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和贮存高纯氧气气瓶的时候,应该避免剧烈震动和撞击,搬运气瓶的时候,记得轻装轻卸,要用专门的架子或者是小推车,禁止直接使用钢丝绳等调运氧气瓶。使用和贮存时,应用栏杆或支架对气瓶加以固定,为了防止倾倒。
氧气瓶应远离高温、明火和熔融金属飞溅物〔相距10米(m)以上〕。夏季使用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开启瓶阀或减压器时动作要缓慢,以防喷出高速气流中的静电火花放电、固体微粒的碰撞热和降擦热、气体受突然压缩时放出的热量(绝热压缩)等引起氧气瓶和减压器燃爆着火。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使用高纯氧气的注意事项,大家记得在使用时一定要特别小心,按照规范使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