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棚温较低时,过早放风会使棚内湿度增大,所以通常为排出湿气应先提温后放风,只有提高了棚温才能把湿度降下来。没有提温在先,放风排湿是难办到的。
正确做法:冬季浇水后,应选晴天上午拉棚后,保持通风口关闭,一直到棚内温度升高至30℃以上时,开小口放风半小时,然后关闭通风口,保持棚内温度一直在30℃左右。
半小时后再开小口通风,持续至下午三点左右,棚室温度降低至23~25℃,关闭通风口。到棚内温度降低到20℃左右时,再开小口通风15分钟左右,然后覆盖草苫或保温被进行保温。
大棚建造前,应先确定零水平线。为提高大棚整体稳定性,在大棚两侧就地取材建高3.6米、厚1.0米、长19.5米的山墙,山墙正中预留宽1.2米、高1.8米的进出通道门。 建造时,在大棚中线两侧75厘米处对称栽立后立柱,立柱用混凝土制作,规格为10厘米×15厘米×400厘米,立柱间距1.75 米,立柱埋深0.3米。立柱底部用预制的底座衬垫并用混凝土加固,上端用国标Φ60毫米钢管焊接相连紧固成横梁。龙架下端安装在预先制作好的底座预埋件上,上端与钢管横梁平整焊接,其上每隔50厘米布设一道撑杆拉线。龙架间距3.5米,中间每隔70厘米绑扎撑膜杆构成整体骨架。大棚组装好后,在横梁上面覆盖预制的155厘×50厘×5厘米混凝土板,便于屋顶劳作,增强大棚的抗风能力,保持稳定。屋顶做防水保温处理。
安装时要先在现场按图放线、沿棚边内侧挖0.5米深沟。先按南北棚头,立第1道拱杆,埋立柱。拱杆立柱埋入地下0.5米奠基石上。拱杆与立柱顶部用圆形卡连结、使两者在一条直线上。接着上卡膜槽,安好门,在拱杆上标出纵肋位置。每6米立起一条拱,安好全部纵肋,再按05米一根上好全部拱杆。拱杆安好后,要使全棚高低一致,弧度一致,纵肋要在一直线上。棚体安装毕,再装棚体纵向卡膜糟及棚头横向卡膜槽。然后安装天窗并扣膜,再安装侧面卷膜机及内部二层防寒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