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的土豆怎么处理 吃了发芽土豆怎么
很多人都听说过,土豆发芽以后,会产生一种对******的物质,所以那些发芽的土豆人们都不敢盲目食用,那么发芽以后的土豆应该怎么处理呢?如果不小心吃了发芽的土豆,又应该怎样呢?想了解这些知识就快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发芽的土豆怎么处理 1、发芽以后的土豆,如果发芽较小,而且土豆表面没有变绿的症状,则可以在处理后继续使用,在处理时带尖的刀把发芽部位深挖一下,把挖下的部分去掉我,然后再去掉土豆皮按自己的需要烹调食用。如果不怕浪费发芽以后的土豆,的处理方法就是直接扔掉。
2、土豆发芽以后,如果既不想吃,又感觉这么可惜,还可以把它放在家中当花养,直接把发芽的土豆放在花盆中,或者放在清水中,它就能快速生长,虽然在家中养殖的土豆很难开花,但是它长出了一串串绿叶,也特别漂亮,能美化家中环境还能净化空气。

吃了发芽土豆怎么1、人们吃了发芽土豆以后,如果症状较轻,只需要停止食用土豆,过几个小时以后,身体的症状就会自动消失,但如果人们吃了发芽的土豆症状严重,应该立即口服浓茶水,而且要刺激咽喉,催吐,加快身体内***物质排出。
2、吃了发芽土豆时,还可以用1%的鞣酸溶液或者农绿茶水来洗胃,在洗胃以后,还要把五个鸡蛋磕开,取出蛋清,加入20克的活性炭,调匀以后直接给者灌服,这样也能起到尽快的作用。另外用5%的***镁进行导泻也能加快身体内排出,服用以后效果也很明显。如果人们吃了发芽的土豆,症状特别严重,出现了抽搐,血压下降和昏迷等不良症状则需要及时送往***接受***。
大棚蔬菜病害防治抓好三个环节很重要
病原方面:做好棚室清洁,减少菌源
很多菜农经常抱怨买药的钱没少花,力没少出,可是病害就是屡治不止,其实未及时收走平时摘下的病叶、病果,也是病害难治的原因之一。棚室中的菌源很多,像开败的残花、下部的病叶、病果等都携带大量病原菌,而很多菜农在将病叶、病果等摘下后,随手扔在了操作行内,这些病叶、病果就会成为病害传播的源头,尤其是灰霉病等,病叶、病果上携带大量的病原孢子,被扔到地上时,菌丝、孢子等也随之掉落到地表,随气流或流水等传播到大棚的各个角落。

寄主方面:养根护叶,防病更胜
植株长势健壮,抵抗病害的能力自然强。苗子定植后,就要注意培育壮棵,而培育壮棵关键的一点就是促根,只要根系好了,能够吸收的养分充足了,植株长势自然健壮。生产中,要注***根养根产品的使用,可从缓苗水开始冲施甲壳素、生物菌肥,促根防病。尤其是低温季节,可水水带养根产品。另外,要注重叶面肥的使用,提高叶片抗性。叶面肥种类多,应交替使用。可将微生物菌剂、全营养型叶面肥和功能性叶面肥(氨基酸类、海藻酸类、甲壳素类)轮换交替喷施,为叶片提供营养,提高其抗逆能力。
环境方面:合理通风,降低湿度
病害要以预防为主,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降低棚内湿度。通风是大棚除湿的基本方法,只要不是阴雨天气就要注意通风。通风排湿应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要通风过急,否则很容易“闪了”棵子。若早上棚内湿度太大,可先不通风,待棚温升高后再通风。遇到连阴天时,在做好保温工作的同时,切忌不通风,否则棚内湿度过大,易导致病害的发生。除了合理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不人为增加棚内湿度,如低温季节浇水使用膜下滴灌、种植行覆盖地膜减少水分蒸发、操作行铺设稻壳等。
如何合理地给蔬菜补钙呢?
1、合理选择钙肥
不同的钙肥具有不同的性质,棚室土壤的pH值多为6.5~7.5,应施用碱性物质或中性肥料,如熟石灰、等,而少用酸性或生理酸性物质。普通的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是重要的钙肥来源,骨粉、草木灰均含有一定量的钙,也是不可忽视的钙源,可根据情况选用。
使用含钙的中微量营养元素水溶肥(含钙不少于120克/升,含镁不少于20克/升,含锌不少于50克/升,含硼不少于3克/升),补钙的同时补充其他中微量元素,注意选用盐浓度低的肥料,对作物更安全。
2、掌握施肥适期
在蔬菜生长进入旺长期后,土壤钙营养才开始降低,同时蔬菜叶片内的钙素开始减少,这时施用钙肥为时期。在生产上为防止蔬菜生长前期缺钙,可采用基施钙肥。在连续多年种植的棚室中,一般亩施2000~3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再加入过磷酸钙30~45公斤。
3、科学施肥方法
对土壤酸性较重的蔬菜大棚,多采用重施基肥的方法,即每亩施草木灰100公斤或熟石灰50公斤,以起到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具体做法是将有机肥与熟石灰或草木灰混匀,均匀地施于地表面,翻耕入地下。
对生长中的蔬菜,特别是进入旺盛生长期后,可采用追肥的方法补充钙营养,一般每亩用熟石灰40~60公斤,沙性土的石灰用量适当减少。这样不仅能补充钙质,而且有利于中和土壤酸性,提高pH值,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也可将80公斤熟石灰或50公斤草木灰,揭开膜的一端,开沟深10厘米,将肥料追施于沟底后浇水,将水下渗后覆土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