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关心的还是充电的安全性。充电桩及电动汽车早概念的提出是在2003年,经过十多年的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国标体系。从充电桩本身来看,所有的接口都做到了安全的电气防护、绝缘监测、连接状态检测、SOC检测、异常保护。
所有的电气接入插口插头徒手不会碰触到,做到充分的安全接触和防护。绝缘监测是当充电枪连接到车辆插座时,不会立即启动充电。充电系统会首先检测火线对地、零线对地的绝缘状态是否满足标准充电要求,同时会判断充电枪与车辆的连接状态,如果未插接到位,则不允许启动充电。
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五个构成部分:
1、蓄力电池
充电机没有与动力蓄电池总成建立连接时,充电机经过自检后自动初始化为常规控制充电方式(可选择手动、IC卡或充电机监控系统操作方式)。充电机采用手动操作时,应具有明确的操作指导信息。充电机与动力蓄电池总成建立连接后,通过通信获得动力蓄电池总成的充电信息,自动初始化为动力蓄电池总成ECU自动控制方式(简称自动控制充电方式)。
2、充电机接口
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应包括以下几部分:高压充电线路、充电控制导引线、充电控制电源线、充电监控通信i连接线、接地保护线。同时,充电机应预留与充电站监控系统连接的通信接口。
3、充电机通信要求
在这方面一般通过CAN总线以及CAN2.0协议作为充电机的通信总线形式和通信协议。
4、通信内容包括
动力蓄电池单体、模块和总成的相关技术参数,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状态参数,充电机工作状态参数,车辆基本信息等。
5、充电机的充电效率和功率因数
交流输入隔离型AC-DC充电机的输出电压为额定电压的50%~100%,并且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时,功率因数应大于0.85,效率应大于等于90%。直流输入非隔离型DC-DC充电机的效率待定。


如何区分直流交流充电桩呢?
正常的,直流充电桩的体型稍大,因为其中模块很多,越多的模块,体积也就越大。交流充电桩的体积较小,而且两者的充电枪头也不一样,直流充电桩的枪头是9线的,而交流充电桩的枪头是7线的。
所以当我们的电动汽车对于充电桩有直交流充电桩要求的时候,就能通过这种方法对充电桩有个基本的判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查看充电桩的信息,一般的充电桩设备表面都会有标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