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烤漆房喷漆房车间油漆***浓度报警器可燃气体监控报警系统可以有效的检测出可燃***性气体的浓度,预防气体泄漏后可燃***性气体浓度超标。当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气体报警控制器设置的报警点时,气体报警控制器发出报警信号,并可启动电磁阀、排气扇等外联设备,自动排除隐患。
工业壁挂式气体报警器的报警范围如何设定?
可燃气体报警器报警值设定为:低限默认为25%LEL(5%LEL~40%LEL,可调);高限默认为50%LEL(10%LEL~100%LEL,可调)。
设定依据如下:可燃气体报警器测量量程为0-100%LEL,按照***规定低报一般设置在15%LEL-25%LEL之间报警,高报一般设置为50%LEL报警,目前的可燃气体报警器大部分低报警点设置为25%LEL。
这里的100%LEL指的是气体的爆乍极限值,也就是说当可燃气体报警器显示到100%LEL的时候才刚刚到达可燃气体的爆乍下限。如果可燃气体含量只达到其爆乍下限的百分之十,我们称这个场所此时的可燃气环境爆乍***度为10%LEL;对环境空气中可燃气的监测,常常直接给出可燃气环境***度,即该可燃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与其爆乍下限的百分比来表示:[%LEL];所以,这种监测有时也被称作“测爆”,所用的监测仪器也称“测爆仪”。
爆乍极限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对于气体报警器报警范围的设置来说也非常重要。
爆乍极限是爆乍下限、爆乍上限的总称,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只有在爆乍下限或者爆乍上限时才会发生爆乍,低于爆乍下限或高于爆乍上限都不会发生爆乍。也就是说如果高于爆乍上限,混合气中的氧气的含量不足,不能引起燃烧或爆乍。低于爆乍下限,混合气中的可燃气的含量不足,也不能引起燃烧或爆乍。可燃气的燃烧与爆乍还与气体的压力、温度、点火能量等因素有关。
固定式气体报警器通常设有两个报警点:10%LEL为一级报警,25%LEL为二级报警;便携式检测仪通常设有一个25%LEL的报警点。
烤漆房喷漆房车间油漆***浓度报警器可燃气体监控报警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1.操作者因为不了解出现位置摆放问题。
比如将一些排气设备靠近可燃体探测器安装,可能造成可燃气体报警器铂丝的电阻率发生变化出现误差,因此可燃气体报警器应远离这些设备,避免设置位置不当引发故障。又或者可燃气体报警器未设在设备易于泄漏可燃气体附近,或安装时与排气扇相邻设置,泄漏的可燃气体无法充分扩散到可燃气体报警器附近
2.安装和工程过程出现问题。
家用来说,当住户使用的是***,燃气探测器吸顶棚安装距顶棚300mm以内的地方;当住户使用的是液化气体,石油,燃气探测器应安装在距地面300mm以内地方。
工业和家用都要注意来说焊接采用无腐蚀的助焊剂,防止腐蚀,同时施工完后应进行调试,保证可燃气体报警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缺乏检测仪报警的错误认识。
许多人认为只要检测器附近有油气泄漏,该控制器就应该发出报警信号,不报警,检测仪就可能出了故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检测仪的检测对象为空气中的可燃气体,监测范围为0-100%,但只有可燃气体浓度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才发出报警信号,并不是有油气就报警。
4.没有定期进行检测和排查。
很多工厂为了验收,建厂的时候装了就以为一劳永逸。没有定时记录和排查,导致问题发生的时候为实已晚。正确的认识和认真的维护是可燃气体检测仪正常工作的一个决定性条件,所以不能不重视。
可燃/有***体报警器应该如何选择?
一、了解自己的需求
选择气体检测仪首先要明确检测什么气体?在什么环境中使用?便携式的还是固定式?以及其它附带的功能。这些原因通常是必须要考虑的。否则会出现本来打算买氧气检测仪结果买到了臭氧检测仪,这就闹了个大乌龙,还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了解使用环境的工况
各类气体检测仪都有对现场环境的严格要求,一般来讲温度-20~60℃,湿度0-95%RH,压力80-120Kpa等等,包括粉尘、流量等都有严格要求。因为环境中的其他杂质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巨大影响,导致不可预见到损失。同时了解现场的工况及时向厂家提供该信息,厂家都会有相应的方案来解决。
三、了解现场安全情况
多少情况下,气体检测仪安装使用的现场都有防爆等强制要求。煤炭、石油和化工行业对防爆要求非常严格,需要仪器本身防爆同时带有防爆认证。其他的环境可能要求气体检测仪有环保认证或者计量器具许可证等***。
四、了解使用的功能性需求
气体检测仪的一般功能就是检测气体浓度,超标报警等。但是很多客户不仅需要这些功能。信号输出是一方面,必要需要电流输出,数字信号输出,电压输出和开关量输出等。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的要求如网络接口和无线信号等。同时数据记录和处理也是比较常见的需求。
五、了解传感器产地
很多气体检测仪厂家的传感器标称是国外传感器,其实不尽然。有一些用国产传感器冒充进口传感器来坑消费者。当遇到这类情况时,要仔细核对产品信息,必要时签订购销合同来保障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