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结构建筑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有可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目前钢结构建筑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上的运用日益成熟,逐渐成为主流的建筑工艺,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构件类型较少、建设周期短、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且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
在资源有效利用上,钢结构住宅从设计阶段就对整栋建筑全部构件进行拆分和装配,按照工艺要求对设计- 生产- 施工- 使用- 维护等全寿命周期采用计算机管理,有利于工厂合理、准确下料,机械化切割、流水线生产,减少浪费。钢结构住宅70%~80% 建筑构件材料可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据测算,钢结构住宅基本不采用模板和脚手架及砂浆等辅助工具、材料,资源耗用可节约70%,实现循环发展目标。钢材的基本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因此特别适宜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
“钢铁产能过剩为钢结构建筑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条件已经具备,未来将大有可为。”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原副总工程师孙克放说。钢结构住宅将带动冶金、建材、装饰等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生产方式,钢结构住宅的发展还有赖于配套技术和产品的完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份,住建部发布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这意味着钢结构住宅结束了***标准体系空白的历史。“设计、生产、施工和使用维护等理念的明确将带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升级,促进产品性能提升,更好地适合市场需求。其他钢结构中型钢、及涂镀层钢板都有明显增长,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