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渗性

抗渗性是指材料抵抗各种***介质进入内部的能力,是评价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抗渗试验结果表明,未改性材料SC0在1.0兆帕的水压下被刺破而渗水,而PMSC在1.0兆帕的水压下能保持8小时不漏水。由于聚合物颗粒非常小,水泥浆体的孔隙可以被填充,材料的结构和组成得到改善,密实度得到提高,水的吸附和渗透受到阻碍,从而提高了抗渗性。
作为自然界中的混凝土结构,它可能会遇到外界水、二氧化碳、***盐、镁盐等腐蚀性介质,与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导致硬化水泥浆体强度降低,界面粘结性能丧失,二次裂缝形成,修补失败。因此,高质量的修补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当灰骨料比大于10%时,浸泡在盐酸、***和冰醋酸等腐蚀性介质中的PMSC抗压强度损失率明显低于未改性材料,当灰骨料比等于25%时,强度损失率降低到未改性材料的7%~29%。

角形裂纹通常出现在板端横向肋的横截面上,显示出45条斜裂纹。这种裂缝通常在两端各有一根肋骨,在严重的情况下,四个角可能同时出现。原因是:脱模和吊装时,由于模板吸附力大且不均匀,不能同时将构件吊出模具,后模角度容易开裂;在构件离开水池之前,在内外温差较大的角度处容易出现裂缝。横肋端部的突变应力相对集中。预防措施如下:将突变截面的拐角处改为圆弧角,以减少应力集中;在易产生裂缝的区域,增加一根长度为300 nm的φ 6—— φ 8的结构肋,以提高其抗裂性,限制裂缝。

柔性密封方法
通常,将活动裂纹改为活动接头更合适。沿着裂缝的边缘开一个凹槽,并用合适的柔性材料填充。接缝底部采用隔离层。
粘贴方法
当移动不仅应用于平面,或者过度移动已经超过普通尺寸的凹槽的允许范围,或者凹槽不能被切割时,可以使用该方法。用柔性密封带盖住裂缝,只粘住胶带的边缘。
附加加固方法
普通钢筋首先密封裂缝,然后在裂缝平面上以大约90度的角度钻孔,将环氧树脂注入孔中,然后将钢筋插入孔中以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整体。体外预应力通过后张方法施加应力来加强结构的主要部分或封闭裂缝。
干填充法
用手将低水灰比砂浆连续嵌入裂缝中,形成与原混凝土结构紧密相连的密实砂浆。首先在裂缝表面开槽,大约25毫米宽,25毫米深。清洗后,刷界面剂,继续嵌入低水灰比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