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纺织用塑料纱管的修复工作
对纺织用塑料纱管进行修复是保证纺织用塑料纱管完好率,使纺织用塑料纱管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下面就来看一下纺织用塑料纱管的修复工作:
1、表面的修复
纺织用塑料纱管表面创伤及磨损,用塑料胶均可进行修补,修补后的纱管平整光滑,色泽鲜艳如新。
2、下口、小眼的修复
可用专用小眼胶,该胶粘合力强、常温固化、固化快、***、操作方便,修复后的小眼与锭子配合良好,锭位可按照企业自定标准确定。
3、对摇头、跳管的修复
采用成熟技术,并严格要求,修复后的纺织用塑料纱管可达到优级品标准。
纺织用塑料纱管的发展历史
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使用纺织用塑料纱管。纺织用塑料纱管由于坚固耐用、表面光滑、旋转稳定的特点对提高纱布的产量、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纺织用塑料纱管使用初期,我国只能生产单一的 PVC 塑料经管。
目前我国已能生产出多种材料、多品种、多规格的系列纺织用塑料纱管,生产工艺技术有了很大提高。30多年来纺织用塑料纱管形成了完善的维修工艺技术。
由于纺织用塑料纱管的大规模使用,大多数新的纺织企业不再组建筒管房(木管房),因此,对纺织用塑料纱管的需求不断增加。纺织用塑料纱管的市场前景不断被看好。
我公司是一家***生产纺织用塑料纱管的企业,以雄厚的实力、合理的价格、优良的服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热诚欢迎各界前来参观、考察、洽谈业务。
纺纱锭子的由来与发展
纺纱锭子是由纺专演变而来的,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用纺专纺纱,人工转动纺专,纱线旋转而被加拈并卷绕在专杆上。
西汉时期以铁杆制纺专,杆径上细下粗。后来,手工纺车所用的纺纱锭子就成为现代纺纱锭子的雏形,它是两点支承的细长杆。
19世纪初期,环锭纺纱机纺纱锭子问世,其上下轴承都用滑动轴承,是不封闭的。由于不能储油、防尘,需要每天加油,而且容易沾污机件和纱线。
后来改进为上轴承和锭底封闭在壳体内,这时锭速仅为6000转/分左右。
随着提高锭速和增加卷装容量的需要,纺纱锭子结构也在不断改进。
20世纪初期,德国开始制造滚柱轴承纺纱锭子:上轴承采用滚柱轴承承受径向负荷,下轴承称为锭底,承托纺纱锭子的重量,两者刚性连接,称刚性纺纱锭子,锭速为8000~12000转/分。
到了50年代又发展成锭底为弹性支承的纺纱锭子,称弹性纺纱锭子。以后,纺纱锭子的改进侧重在研究纺纱锭子的支承结构,以提高速度。
到70年代棉纺锭速已达到18000转/分以上。高速后产生噪声,功率消耗增多和机件加剧磨损等问题,遂成了研究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