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孔边缘沿接管环向各向总应力及应力强度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1)内外壁相贯线应力强度沿横坐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且内部相贯线的应力强度值要比外部的大得多, 应力强度值大约在接管环向90°附近(该位置为封头没有开孔时环向应力为零的位置);
2)应力强度出现极值的位置与图5径向、经向与环向总应力出现极值的位置基本一致。同样,考虑顶盖密集开孔的削弱和搅拌器等附件重量的影响,顶盖厚度取16mm。在0°~ 45°范围, 随着环向应力的减小, 应力强度也在逐渐减小, 在0°附近环向应力达到负的值, 应力强度出现了一个极大值,而其余两个应力几乎保持不变或者发生缓慢的变化;在45°~ 90°范围内, 随着径向和经向应力快速增加, 并达到值, 应力强度在此范围内也快速增加, 在90°附近, 随着这两个应力达到值, 应力强度也出现了值, 此时环向应力几乎保持不变;在90°~ 125°范围, 径向与经向应力快速下降, 应力强度也随着快速减小且达到一个值, 在该范围环向应力同样几乎保持不变;在125°~ 180°范围内, 径向与经向应力基本保持不变, 而环向应力的快速增加, 在180°出现一个极大值, 而应力强度也继续增加, 在180°相应地出现了一个极大值。
夹套反应釜顶盖补强设计
前面的分析设计说明, 由于开孔的原因, 应力集中非常严重, 导致强度不足, 必须设法补强, 满足强度要求。从经济方面考虑, 尽管贴补强圈给制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但总体来说贴补强圈比整体补强要经济。另外, 由于反应釜外部所接管线比较多, 特别是顶盖上面, 所以选择了在内部贴680 mm×8mm的补强圈。为此我们在设计之前必须对筒体和上下封头进行强度计算及稳定性校核,以免釜体达不到强度设计要求而失稳。无损检测要求为了确保强度, 保证焊缝质量, 无损检测要特别注意以下内容:(1)对局部薄膜应力高的部位应加强内部质量的检测, 一般情况下该部位应做超声波检测, 但基于材料为不锈钢, 则用表面探伤代替; (2)对人孔接管与封头、筒体连接的角焊缝, 应做表面无损检测, 要求制造厂家必须保证全焊透。 (3)对弯曲应力较高的表面, 要求做表面检测,因材料为不锈钢, 作渗透检测。
单位体积加热介质的所含热量大1耐的O.S M P a ( 压力) 蒸汽的热烩约为8 0 0 0U ( 1 9 0 0 k e a l ) :1耐温度160 ℃ 导热油的热烩约为251 o o U( 6 0 0 0 0 k e a l )。即在加热介质进口阀门关闭后, 油加热反应釜仍保留较大的热量。当油温高于反应物温度时, 仍能传导热量。对于既需要加热又需冷却的制胶反应釜来说, 布置冷却面时应考虑此因素。在筒体、封头相贯线上应力强度位置处,又选取了DE处理线,分析设计应力失效机理及强度校核,并以此为依据对所选应力处理线进行了应力评定,可以看出所设计的厚度不满足强度要求,这说明需要补强设计。对于温度需要急剧变化的装置来说可考虑增设将热油及时导出(如冷油置换) 的系统。.加热介质温度高油温一般为160 ℃ 以上。从安全出发, 对反应釜及管路系统要注意密封, 采用耐油、耐压、耐高温的材料, 防止热油泄漏。导热油加热反应釜的工艺设计通常, 反应釜的工艺设计包括反应釜的容量、热负荷的确定以及传热面的计算, 可以通过物料平衡、热量平衡与传热计算得出。这里主要谈的是与“ 油加热” 相关的一些注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