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处理是指一种在一定温度下一定介质中使氮原子渗入工件表层的化学热处理工艺。经氮化处理的制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蚀性及耐高温的特性。
常熟市支塘镇金利泰机械设备厂,***从事各种碳钢,不锈钢的高精度氮化处理:使氮化后的工件达到相应的需求硬度,氮化层,耐磨要求,达到产品的机械性能要求。根据工件不同的要求,进行软氮化或硬氮化处理。
不锈钢热处理
??1、一般过热:热处理加热温度过高或在高温下保温时间过长,引起奥氏体晶粒粗化称为过热。(1)镀铜法,镀上厚度20mm以上的铜层(2)涂敷涂敷剂后干燥,可使用水玻璃溶液中悬浮铜粉(3)涂敷防碳涂敷剂后干燥,主要使用硼砂和有i机溶剂为主(4)氧化铁和黏土混合物涂敷法(5)利用套筒或套螺丝。粗大的奥氏体晶粒会导致钢的强韧性降低,脆性转变温度升高,增加淬火时的变形开裂倾向。而导致过热的原因是炉温仪表失控或混料(常为不懂工艺发生的)。过热***可经退火、正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后,在正常情况下重新奥氏化使晶粒细化。
??2、断口遗传:热处理有过热***的钢材,重新加热淬火后,虽能使奥氏体晶粒细化,但有时仍出现粗大颗粒状断口。2、气体氮化炉构复杂,价格稍高,操作相比而言稍有难度,但氮化质量好,可以达到很深的渗层与较高的硬度,但需要较长的时间,氨气的用量也很高。产生断口遗传的理论争议较多,一般认为曾因加热温度过高而使MnS之类的杂物溶入奥氏体并富集于晶界面,而冷却时这些夹杂物又会沿晶界面析出,受冲击时易沿粗大奥氏体晶界断裂。
??3、粗大***的遗传:有粗大马氏体、贝氏体、魏氏体***的钢件重新奥氏化时,以慢速加热到常规的淬火温度,甚至再低一些,其奥氏体晶粒仍然是粗大的,这种现象称为***遗传性。要消除粗大***的遗传性,可采用中间退火或多次高温回火处理。
氮化处理后还需要淬火吗?
不需要淬火。
一般常用的渗氮钢有六种如下:
(1)含铝元素的低合金钢(标准渗氮钢)
(2)含铬元素的中碳低合金钢 SAE 4100,4300,5100,6100,8600,8700,9800系。
(3)热作模具钢(含约5%之铬) SAE H11 (SKD – 61)H12,H13
(4)铁素体及马氏体系不锈钢 SAE 400系
(5)奥氏体系不锈钢 SAE 300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