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内种植型式是畦田耕作,畦宽0.75m,畦高0.3m,畦间距0.75m,畦上栽植两行蔬菜间距0.6m,蔬菜株距0.4m,则株行距按0.75×0.4m计算,设计湿润层深度按Z=0.3m计,土壤容重为γ=1.45g/cm3,灌溉水利用系数为η=0.90,设计湿润比为P=50%,土壤湿度上下限分别按土壤田间持水率90%和60%计,
土壤田间持水率为22%,则max=1980, min=1320,按(1)式计算: m=0.1γzP(max-min)/η (1) 经计算***定额m=16mm。
3.2 一次***工作时间。 一次***工作时间t应按(2)式计算: t=mSeS1/ηq
(2) 式中: m——设计***定额,m=16mm; Se——滴头间距,Se=0.4m; S1——毛管间距,S1=0.75m; η——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0; q——滴头流量,q=3L/h; 经计算一次***时间t=2小时。
干管。
干管采用50P340管,埋于地下1.5m,由水源井至大棚分出14条分干管。分干管在每个大棚处利用40×50×40变径三通与干管连接。分干管顺大棚北侧墙根布置,在棚内首端连接竖管作为出水口,在大棚1/4和3/4处,分别接40等径三通和4090°弯头,然后分别用短接头接40×40×40等径三通,接40PE支管。一种很好的灌溉方式,用泵或建蓄水池,然后通过管网及各种***器直达作物根部,整个系统由阀门控制,既省时又省力,管理简单方便,而且灌溉与施肥还可以同时进行。
支管。
沿大棚长向过道布置,采用40PE管,每条支管上接60根12PE毛管。支管与毛管采用承插旁通连接,在支管末端设40死堵。
毛管。
毛管采用12PE管,为减少毛管上分流孔水头偏差,采用短管滴灌形式,沿大棚宽向
结合作物株行距布置,毛管间距为0.75m,滴头间距为0.4m。在毛管末端设12PE死堵。
“‘肥水一体化’滴灌技术,节水、保肥、保温、防草、省钱还省工,好处多多。” 尖椒种植户介绍说,根据作物对水、肥的要求,通过管道系统,将溶解于水的肥料与水以较小的流量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这将大大降低尖椒种植成本和节省劳力。
“肥水一体化” 滴灌技术是一项高大效、实用性强的农业节水施肥技术。目前,该技术备受雷州当地农民欢迎,尤其是在今年北运菜种植过程中,大多数群众纷纷仿效,“肥水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