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室大棚智能温室系统的主要设置

智能温室是指配备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升温系统、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或滴灌系统、移动苗床等自动化设施,智能温室的主要设置分别介绍如下:
温室内作物栽培装置,包括栽种槽、供水系统、温控系统、辅助照明系统及湿度控制系统;栽种槽设于窗底或做成隔屏状,供栽种作物;供水系统自动适时适量供给水分;温控系统包括排风扇、热风扇、温度感应器及恒温系统控制箱,以适时调节温度;辅助照明系统包含植物灯及反射镜,装于栽种槽周边,于无日光时提供照明,使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并经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呈现出美丽景观;湿度控制系统配合排风扇而调节湿度及降低室内温度。蔬菜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它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吃到反季节蔬菜。
温室是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可在冬季或其它不适宜露地作物生长的季节供栽培作物的建筑。
智能温室功能分类根据温室的终使用功能,可分为生产性温室、试验(教育)性温室和允许公众进入的商业性温室。使用寿命长,适用于多种地区和多种气候,以种植不同植物分为多种不同温室。蔬菜栽培温室、花卉栽培温室、养殖温室等均属于生产性温室;人工气候室、温室实验室等属于试验(教育)性温室;各种观赏温室、零售温室、商品批发温室等则属于商业性温室。
温室大棚智能温室大棚的湿度调节办法分析

智能温室大棚在管理过程中关键的控制因素就是做好基本的温度和湿度控制,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下面山东地区***的农业智能温室大棚建设厂家,临朐祥盛钢构为大家来分析介绍智能温室大棚的湿度调节办法有哪些,来具体认识学习。
智能温室在生产中,棚内的湿度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湿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对棚内作物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防病治虫:智能温室培育茄果类蔬菜幼苗常会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灰霉病等,害虫有蚜虫、蝼蛄等。所以,用户在使用智能温室的过程中要做好湿度的调节工作。 与传统的温室大棚不同,智能温室含有自身的控制系统。用户在进行生产时只需要将棚内各项指标的参数进行设置就可以实现棚内条件的基本稳定。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智能温室在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系统的作用实现自动保温、通风、光照调节和历史数据的记录,而在湿度的调节上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户需要通过人力的作用来实现。当棚内的湿度过高时或者超过标准的设计值时,用户可以通过通风的方式在降低室内的湿度,当然也可以使用干燥剂等吸附棚内的湿气,进而降低湿度。当棚内的湿度过低或者不能满足棚内作物对湿度的要求时,用户可以采取喷雾或者地面洒水的方式来提高棚内的湿度。
温室大棚智能温室建筑的耐久性要求

智能温室的建设必须考虑到智能温室的耐久性。智能温室材料的抗老化性能和智能温室主体结构的承载能力直接影响着智能温室的耐久性。以春秋两季栽培为主的塑料大棚,棚面角可小些(15°左右),棚面放平,使透射进来的光线距离相等,分布均匀。除了自身的强度外,透明材料的耐久性还表明,材料的透过率随时间的延长而衰减,透光率的衰减程度是影响透明材料使用寿命的决定性因素。普通钢结构智能温室的使用寿命超过15年。智能温室的设计雪荷载要求荷载为25年,竹木结构简单温室的荷载为15年,设计雪荷载为15年的荷载。智能温室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行时间长,构件表面防腐已成为影响温室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钢结构智能温室中,主体结构一般采用薄壁钢结构,耐腐蚀性能较差。智能温室采用热镀锌表面防腐处理是必要的.涂层厚度大于150μm,使用寿命可达15年。智能温室必须保证每年一次木材结构或钢筋焊接桁架结构温室的表面防腐处理。
农业蔬菜温室建设要求
1.温室方向:从南到西约5°。
二.温室结构:开挖后,一般1≤1.3米,大大提高了保温效果。
3.墙:一般5×6米宽,约4米高,1.8米宽,2米宽,三面墙,面朝太阳。
4.跨度:10×15米,尽可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棚面光照角大于30°,有利于光照进入,温度升高较快。
6.长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增加电动卷帘机,尽可能提高播种率,减少劳动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