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干式冷却塔:热水在散热盘管内流动,靠与管外空气的温差,形成接触传热而冷却。所以干式冷却塔的特点是:
①没有水的蒸发损失,也无风吹和排污损失,补给水量***,所以干式冷却塔适合于缺水地区,如我国的北方地区。
②水的冷却靠接触传热,冷却极限为空气的干球温度,效率低,冷却出口水温高。
③需要大量的金属管(铝管、钢管或铜管),因此造价为同容量湿式塔的4~10倍。因干式冷却塔有后两点不利因素,所以在有条件的地区,一般都采用湿塔。
B、湿式冷却塔的工作原理:热水通过入水管进入冷却塔,通过槽式或管式配水系统,使热水均匀分布至到填料上,通过自身重力穿过填料,落入塔底水池,变成所需冷却水待重复使用。空气从入风口处进入塔内,穿过填料下的雨区、与热水成相反方向(逆流)或垂直方向(横流)穿过填料、通过收水器、风机、从风胴排出。湿式冷却塔由于水和空气为直接接触,因此降温效果佳。此类冷却塔造价低,为***受广泛使用之冷却塔。
C、干湿式冷却塔:即为湿式塔和干式塔的结合,如上图所示,干部在上、湿部在下。从冷凝器、吸收器或工艺设备等出来的温度较高的冷却水,由冷却水泵加压输送到干湿式冷却塔的冷却盘管中。另一方面,利用管道泵将冷却塔底池中的水抽吸到喷淋管中,然后喷淋在冷却盘管的外表面上,吸取冷却水的热量,从而使冷却水的温度得以降低。
1、水轮发电机组带、甩负荷试验应相互穿插进行。机组初带负荷后,应检查机组及相关机电设备各部运行情况,无异常后可根据系统情况进行甩负荷试验。
2、水轮发电机组带负荷试验,有功负荷应逐级增加,观察并记录机组各部位运转情况和各仪表指示。观察和测量机组在各种负荷工况下的振动范围及其量值,测量尾水管压力脉动值。
3、进行机组带负荷下调速系统试验。检查在速度和功率控制方式下,机组调节的稳定性及相互切换过程的稳定性。对于转桨式水轮机,应检查调速系统的协联关系是否正确。
4、进行机组快速增减负荷试验。根据现场情况使机组突变负荷,其变化量不应大于额定负荷的#amp;‘,并应自动记录机组转速、蜗壳水压、尾水管压力脉动、接力器行程和功率变化等的过渡过程。负荷增加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监视机组振动情况,记录相应负荷与机组水头等参数,如在当时水头下机组有明显振动,应快速越过。
5、进行水轮发电机组带负荷下励磁调节器试验:
1)有条件时,在发电机有功功率分别为0、50%和100%额定值下,按设计要求调整发电机无功功率从零到额定值,调节应平稳、无跳动。
2)有条件时,测定并计算水轮发电机端电压调差率,调差特性应有较好的线性并符合设计要求。
3)有条件时,测定并计算水轮发电机调压静差率,其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无设计规定时,对电子型不应大于)、0.2%、-、1%,对电磁型不应大于1%、-3%.、4)对于晶闸管励磁调节器,应分别进行各种限制器及保护的试验和整定。
5)对于装有电力系统稳定装置(PSS)的机组,应突然变更10%、-、15%额定负荷,检验其功能。
6、调整机组有功负荷与无功负荷时,应先分别在现地调速器与励磁装置上进行,再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调节。
水轮机安装高程决定了整个厂房的高程,它的确定是水电厂设计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它与水电厂水轮机设备运行特性、使用寿命及工程造价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后来确定。
水轮机安装高程,立轴反击式水轮机是指导叶中心线的海拔高程,立轴冲击式水轮机指喷嘴中心高程,卧轴水轮机是指主轴中心线的海拔高程,卧轴水轮机的基准点为主轴中心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