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杆中的氧含量分布均匀与否对拉伸工艺也有很大影响,一般讲分布越均匀越好。因为氧化亚铜很脆,塑性很差. 氧化物越集中***性就越大。采用司线式轧制法生产的铜杆,往往于铜杆表面伴有细裂纹. 这主要是铜杆表面凝聚着高浓度的氧化亚铜所致。3、加料须均衡,要少加勤加,保持炉温恒定和铜液面稳定,且加入的铜板或回炉废铜料,不能浮在铜液表面,要及时用木棒压入铜液中。经金相检验表明, 细裂纹总是集中于氧化物集聚区 除氧化物颗粒分布的影响外. 氧化物的颗粒度对拉伸工艺也有相当的影响。正常情况下 具有细小颗粒的铜杆显示出优越的拉伸性能; 反之.较大氧化物的颗粒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使铜杆拉伸断裂。通过扭转***试验(TTF1可见 氧含量越高,TTF值越低。但相同的氧含量铜杆, 由于氧化物集聚以及颗芈乜度的不同,TTF值相等也很悬殊: 扭转试验对铜杆中氧化物含量及分布状况十分敏感(***作用)。此外由f氯含量而造成的大量气孔在对TTF值也起着重要作用。TTF值与嗣杆拉伸性能关系密切。TTF值、氧含量、氢含量三者也有密切关系
根据线缆产品的用途和对铜杆质量的要求,一般可将铜杆分为下列级别,即:
1级杆——用于电磁线、微细和超微细线以及冷镦粗等;
2级杆——用于中等直径的线和细线等;
3级杆——用于大直径的线和建筑用线等;
4级杆——废杆回熔废料。
低氧铜杆的含氧量,全世界尚无统一的标准规定,一般1级、2级和3级杆的含氧量分别为(200~350)×10一、(351~400)x10—6和(401~600)×10一。
生产无氧铜杆有连铸法和连续浸涂法两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连续生产线有:Outokumpu公司的Upcast@连铸生产线、Rautomead公司的连铸生产线和GE公司的连续浸涂生产线,但目前全世界主要用前两种生产线生产。为了连续在线监测铜杆表面和次内层缺陷以及铁磁物质的涡流和磁性探伤仪。这些生产线我国自20世纪80年***始就已引进,对于上引法生产线,我国上海电缆研究所首***行了自主开发和产业化,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只是机组年产能力较小,一般只在2000~6000t/年。目前连铸法无氧铜杆的生产能力正在向年产2万吨级及以上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