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拌料机的使用效果,建议大家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正确方法,一些操作细节也不能忽略,提高拌料机的使用性能。如需进一步减少尾气含尘量,还应经过袋式除尘器或湿法除尘器后再放排放。以各种农业、工业、林业的副产物为主要原料,增加一定量辅助材料制成的培养基可代替木材生产食用菌。但加工这些原料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因此需要机械化生产食用 菌。袋料栽培食用菌一般工艺是:备料→配料→搅拌→装料→打眼→灭菌→接种→培养采收→产品深加工。 搅拌是将各种培养料混合均匀的一道关键工序,拌料不均匀,则培养料养分分布不均衡,接种后菌丝生长不整齐。因此,搅拌机是食用菌机械化生产的关键设备。
【加热方式分】:
电加热灭菌锅:不用额外配置燃煤锅炉,生物质颗粒锅炉等,不用进行锅炉的安装报检工作,保证电加热功率满负荷的情况下能正常高温灭菌。首先检查风扇风叶是否旋转灵活、轻快,然后检查电源电压是否与本机标准电压相等。在锅体的底部开门处有挡水板,锅内底部配有加热管,当锅内注入水后开启电热管,加热水后产生蒸气使用。有效的节省了kehu资源,安全环保。
蒸汽灭菌锅:蒸汽锅炉是用热能加热水产生蒸汽的设备。它由锅和炉两部分组成:锅是锅炉接受热量,并把热量传给工质的受热面系统,物品在密闭容器内,水经过加热产生高压蒸汽而提高温度达到杀菌的目的。

金针菇料内含水量的多少与产量、质量的高低是成正比关系的。菇农只要做好出菇管理环节即可,将劳动强度很大的配料、拌料、装袋等工序由工厂化生产企业内的机械设备完成,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因此,在出菇期改变常规的管理办法,适时加强水肥管理,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而金针菇与平菇等栽培管理是不同的,因为出菇期不宜直接向子实体和料内喷水,所以采收菇后培养料内严重缺水,会很难再出菇,很多菇农因此放弃管理,导致产量偏低。所以,水疗养是一个重要举措。 一、保水。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湿催蕾。报纸覆盖的,喷水应少量多次,每天3—4次,以保持报纸湿润;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此期每天开窗通风1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菇蕾便大量发生。 二、喷水。当金针菇子实体长到3—4厘米,进入伸长期后,每天喷水4—5次。喷水量随菇的长大而增加,掌握空气湿度在90%左右(即子实体基部袋壁附有细水珠为宜),促进子实体迅速生长。同时适当通风,采取干湿交替来***菇盖增加和促进菇柄伸长。此阶段喷水量应根据天气而定,晴天多喷,雨天少喷,以防因用水过量而发生根腐病、褐斑病和菇体含水过多而降低品质。切忌将水喷洒到菇盖上,发现报纸破损要及时更换,报纸上有积水要立即倒掉,防止菇体接触水滴产生黑斑点,影响商品外观。 三、补水。菌袋在头潮菇采收后,含水量下降20%—30%,二潮菇采后下降30%—50%。因此,在第1、二潮菇采收后,要立即向菌袋里注水补湿。棚栽的金针菇一般在采完一茬菇后即可进行补水。其做法是:直接向袋中***营养水,注水量的多少以采菇量为准,即出完多少菇就补多少水,不可使袋内积水。营养水的配方可以参考平菇营养液的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