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分类
传统的MES(Traditional MES,T-MES)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1)专用的MES (Point MES)。它主要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领域问题而开发的系统,如车间维护、生产监控、有限能力调度或是SCADA等;
2)集成的MES(Integrated MES)。该类系统起初是针对一个特定的、规范化的环境而设计的,如今已拓展到许多领域,如航空、装配、半导体、食品和卫生等行业,在功能上它已实现了与上层事务处理和下层实时控制系统的集成。
虽然专用的MES能够为某一特定环境提供***i好的性能,却常常难以与其它应用集成。集成的 MES比专用的MES迈进了一大步,具有一些优点,如单一的逻辑数据库、系统内部具有良好的集成性、统一的数据模型等等,但其整个系统重构性能弱,很难随业务过程的变化而进行功能配置和动态改变。比如面对以下车间管理的典型问题,它们就难以给出完善的解决手段:a、出现用户产品投诉的时候,能否根据产品文字号码追溯这批产品的所有生产过程信息。
功能
1.详细工序作业计划;
2.生产调度;
3.车间文档管理;
4.数据采集;
5.人力资源管理;
6、质量管理;
7.工艺过程管理;
8.设备维修管理;
9.产品跟踪;
10.业绩分析。
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生产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企业供应链流程再造等,以进一步提高客户响应度,将产品和服务延伸到终端客户。日本丰田公司的精益协作方式中就将供应商的活动视为生产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加以控制和协调。哈理森(Harrison)将供应链定义为:“供应链是执行采购原材料,将它们转换为中间产品和成品,并且将成品销售到用户的功能网链”。美国的史蒂文斯(Stevens)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因此,供应链就是通过计划(Plan)、获得(Obtain)、存储(Store)、分销(Distribute)、服务(Serve)等这样一些活动而在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形成的一种衔接(Interface),从而使企业能满足内外部顾客的需求。
然而,面对经济***化时代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要实现***率的供应链管理很不容易。供应链的概念是从扩大生产概念发展来的,它将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了前伸和后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市场上每时每刻都出现大量的信息,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机遇,也预示着不小的风险。但是供应链中的企业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有用的信息,因而在决策时十分茫然,难以作出正确抉择。也就是说,各成员企业间应该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消除供应链系统内部的不确定性。能够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进行信息化。 可是信息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不当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那么对于我国企业来说,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信息化道路呢?本文认为,正确的信息化策略必须满足两个要求,一是能够让企业管理者实时获取各种必要信息;二是便于与其他企业展开合作。基于这一思路,本文将在考虑我国企业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提出能消除企业信息瓶颈、改善企业管理绩效的移动信息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