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来,我国、以及科技部等部委,纷纷颁布了《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以及《城镇污水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规范》等多项污泥处理处置的相关政策、规范及标准。这些文件明确了污泥干化焚烧技术在我国的***及应用条件。其中,《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9年)明确提出: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可采用污泥焚烧工艺。鼓励污泥焚烧厂与垃圾焚烧厂合建;在有条件的地区,鼓励污泥作为低质燃料在火力发电厂焚烧炉、水泥窑或砖窑中混合焚烧。该技术政策的颁布促进了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建成的项目接近40个,主要在建项目有30个。环保部出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2010年)则确定了两个污泥处理可行技术:厌氧消化和污泥堆肥;确定了两个污泥处置可行技术:土地利用和污泥干化焚烧。文件细化了单独焚烧、混烧和掺烧的排放限值,以及相关环节的污染控制策略及技术经济适用性等。之后出台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指南》(2011年)给出了不同技术应用的优先序。例如,厌氧消化后污泥优先考虑土地利用;不具备土地利用条件时,采用焚烧和建材利用。一、概述目前国内对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减排指标已经列入政绩、企业考核的一部分,对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综上所述,干化焚烧技术是政策标准范围内规定的一项可行技术,是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的主流技术之一。

目前我国污泥处理既有困难,又有机遇。主要的困难是缺乏政策上的支持,导致部分地方对配备污泥处理设施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多数城市都配有污水处理厂,但绝大多数的污水处理厂并没有配备污泥处理厂,使得污泥处理“无据可依”。冯武军建议,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确保每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配备同样能力的污泥处理厂。公司设计并建设的湿灰输送系统,解决了煤化工企业存在的污染和浪费问题,将煤化工过滤出来50%--60%的大量含碳湿灰,重新打入锅炉燃烧,其工艺流程为:过滤机--卸料机--中储仓--预压螺旋--湿灰泵--湿灰管道--锅炉燃烧。,目前我国民间资本充足,污泥处理的市场前景也比较看好,应当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污泥处理领域,这样既可极大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同时又能解决环境问题,并给充裕的民间资本找到一条出路,实现“一石三鸟”的效果。

1.污泥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加剧人地矛盾。
2.污泥中***、病原体含量很高,且含有一定量的铜、锌、铬、铅、镉等***,如果不经有效处理而直接施用或弃置,可能增加农业、林业的污染风险,同时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则可能通过富集效应进入人类食物链;
3.污泥直接填埋易堵塞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排水管,雨天可能造成填埋场沼泽化,从而导致填埋场提前报废;
4.污泥恶臭污染环境,容易大量滋生蚊蝇,;5.污泥含水率多达80%左右,外运成本高,直接焚烧代价高。
因此,处理污泥要以降低污染,减少处理成本为原则。污泥固化再生能源的原理是经过脱水机脱水后的含水80%或以上的污泥中加入含有纸屑焚烧灰成分的固化剂,当固化剂掺入污泥中时,固化剂会与污泥中的水反应生成针状的结晶物(主要成分是钙矾石),存在于土颗粒结构空隙中,并迅速产生絮凝物,从而使高含水率的污泥快速实现水、固体颗粒物的分离和沉积。固化后污泥一般在养护2-7天可以实现含水率60%-40%或以下。并且暴漏在露天场地不会因下雨而***其固化效果。一些***认为,随着我国污水处理“重水轻泥”格局的改变,污水处理厂配备污泥处理设施,“水”“泥”同步并行处理,这必将给污泥处理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使污泥处理设施有望继污水之后,成为环保产业新的增长点。经过养护后含水率在55%以下的污泥具有833ckal/kg(可以自持燃烧的热量)以上的热量,可以2:8一一3:7或以上的比例掺于煤中制成蜂窝煤或直接锅炉燃烧。因此,固化后污泥可以作为新型燃料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