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该法也称湿式外包钢加固法,受力可*、施工简便、现场工作量较小,但用钢量较大,且不宜在无防护的情况下用于600C以上高温场所;适用于使用上不允许显著增大原构件截面尺寸,但又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能力的混凝土结构加固。为了减小构件的计算跨度,常采用增设支点(包括柱支座和弹性支座)和采用托梁技术,从而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使承载能力得以提高。
(4)粘贴钢板加固法该法施工快速、现场无湿作业或仅有抹灰等少量湿作业,对生产和生活影响小,且加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显著影响,但加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粘工艺与操作水平;适用于承受静力作用且处于正常湿度环境中的受弯或受拉构件的加固。(4)加固所用材料类型与原结构相同时,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原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等级。
房屋抗震加固方法:
抗震加固工作一般程序:
抗震性能鉴定→抗震加固设计→抗震加固施工图审查→抗震加固施工方案编制→施工→验收
一、震损建筑加固前可对震损部位、构件采用如下方法修复:
(1)对裂缝视其宽度大小进行修复或灌浆处理;
(2)对受压***部分的砌体或混凝土进行替换;
(3)对拉断或受压屈服的受压钢筋,用等截面等强度的新钢筋替换,新钢筋与原结构钢筋应有可靠连接。
震损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应考虑震损情况,选择适当的加固方法对房屋进行抗震加固。
(2)加深基础法适用范围:加深基础法适用于地基浅层有较好的土层可作为持力层且地下水位较低的情况。该方法即将原基础埋置深度加深,使基础支承在较好的持力层上,以满足设计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适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加固,或需对受压构件施加横向约束力的场合。构造要求:a、采用加深基础法加固既有房屋基础时需分批、分段、间隔进行。间隔开挖长度约1.2m左右,宽度约0.9m的竖坑; b、基础下的竖坑应采用现浇混凝土灌注,并在距原基础底面80mm处停止灌注,待养护一天后再掺入膨1胀剂和速凝剂的干稠水泥砂浆填入基底空隙,确保密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