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存世大的铜钟是北京觉生寺的明代永乐大钟。该钟重约46.5吨,通高6.75米,钟唇径22厘米,外径3.3米。钟身内外铸满***经咒17种,共有227 000余字。永乐大钟铸造于明朝永乐初年。
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礼乐器。古钟有铜铸、铁铸等数种,北京觉生寺的明代永乐铜钟是我国******的古铜钟。
永乐铜钟重约46.5吨,通高6.75米,钟唇厚22厘米,外径3.3米,铸于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古都北京,不仅坐落着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苑囿,同时还拥有很多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佛寺道观。古语云:“有寺必有钟,无钟即无寺”。古朴宏美的古钟与悠扬庄严的钟声,早已成为寺庙宫观的重要标志,而深入人心。古人认为钟声可以带走烦恼,带来好运与吉祥,因此古代上至帝王***下至普通民众竞相出资为寺庙铸钟,借此表达对佛的崇敬,祈求内心的安宁与平静。随着历史的变迁,很多寺庙宫观早已无迹可寻,但在其中使用过的古钟却因材质特殊等原因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今大钟寺古钟博物馆收藏有一批北京地区寺庙宫观用钟,其类型多样、工艺考究、内涵丰富,与馆内的永乐大钟交相辉映,永泰寺铜钟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件东西 。
在阆中市博物馆,你不但可以汇总历朝历代的,还能在这里看到专为唐代女皇武则天铸造的大铜钟,它已被列为***一级,但这口神秘的铜钟一直让人难解其中的许多奥秘。笔者通过查找资料和走访管理部门***,逐步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据阆中市局副局长刘富立介绍,武后铜钟是一口直桶式铜钟,又叫做佣钟,它造于“大周长安四年(公元704年)”,高79厘米,直径57厘米,青铜铸造,重四百斤(唐制),即重160公斤。铜钟顶部挂钮为交融组合的四条游龙,形象生动,铸工精湛。钟身四周有双层方井纹上下两段,顶部铸有“武周新字”莲花瓣纹,形如开放的莲花,花中有虎纽。有阴文70字,内有武则天***时新造和公布推行的双沟字,字迹清秀遒劲,记叙了铸钟的时间、地点和原委。铜钟外形精美,铸造工艺精湛,发声宏亮悠长。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记载,铜钟先置保宁府署内,清代乾隆时,移到府署后的凤凰楼。***成立之初,铜钟与省***保护天宝铁塔一起置东门铁塔寺,1956年被列为四川省批省级保护单位,***后又移到张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