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植物体施肥。是微量元素肥料***常用的施用方法。它包括种子处理(拌种、浸种)、沾秧根和根外喷施。结果期之前用肥量为16-20%,以氮肥和磷肥为主,这一时期,作物以根系生长和营***长为主,只有根系生长达到一定的量,植株达到一定程度的长势,才能制造足够的营养,为高产、高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拌种 用少量温水将微量元素肥料(以下简称微肥)溶解,配成较高浓度的溶液,喷洒在种子上,边喷边搅拌,使种子沾有一层微肥溶液,阴干后播种。拌种所用肥料虽比浸种多,但种子吸水比浸种少,比较安全。拌种时微肥用量一般为每500克种子用1~3克,***的好能预先做预备试验,确定***的佳适用量。沾秧根这是对水稻及其它移栽作物的特殊施肥方法,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直接向植物体施肥能节约肥料,肥效迅速,也能避免土壤条件对肥效的影响。其效果往往不低于向土壤施肥。但因所施肥料用量较小,一般只能满足作物前期生长的需要,而不能满足整个生长过程的需要。如将种子处理与根外喷施相结合,或基肥与后期喷施相结合,就能获得满意的效果。钾与氮在生理功能方面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钾供应量充足,是有效地利用氮肥和光合作用系统保持***的佳运行的关键,氮营养良好的作物施钾增产效果明显。
一般对含微量元素的工业废渣或含有微量元素的大量元素肥料应采用土壤施肥的方法作基肥。与有机肥一起使用,有机肥在腐熟中产生的有机肥,能够溶解难容的物质,防止被固定,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它能保证较长时期内是供作物吸收和利用。种子处理只能防止苗期出现缺素症状的发生。根外喷施可在发生缺素症以后,起到迅速矫正和补救某种微量元素养分的不足。应该指出,上述各种方法都是侧重某一方面,而又有不足的一面,因此如能将这些措施结合起来,相互取长补短,定能发挥良好的作用。第2,施用方法简单,不需要机械穴施的复杂操作,也不需要叶面喷施的劳动付出,只需随水浇灌施用,方便快捷。
钾与氮在生理功能方面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钾供应量充足,是有效地利用氮肥和光合作用系统保持***的佳运行的关键,氮营养良好的作物施钾增产效果明显。钾与磷,当磷是主要限制因子时,单独施用氮、钾肥增产效果很小。钾与钙在吸收上有明显的竞争作用,当钾离子进入细胞比较多时,阻碍了其他阳离子的吸收。钾与镁之间有拮抗作用,土壤施钾越多,植物对镁的吸收越少,反之施镁肥越多,植物对钾的吸收越少。水溶肥价格需趋于合理化,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适当降低渠道利润,让农户用上高性价比的肥料。
确定***的佳施肥期和施用方法
多数作物施用钾肥以作基肥或与前期追肥相结合较好,基肥要施到较深的土层中,追肥也要尽量施到湿土层,以减轻钾离子的固定。当植株出现明显缺钾症状时,必须及时追施,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可采用撒施、条施、沟施、穴施等,在作物大量需钾时期或作物临界期(例如谷粒灌浆),可通过叶面喷施供给钾肥,当土壤干旱不利于根系吸收也可进行叶面喷施。在土壤通气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经过微生物转化成硝态氮,适合做底肥和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