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S16949认证审核通知编写的纲要如下:
1、TS16949认证审核的时机;
2、TS16949认证审核的目的;
3、审核的范围;
4、TS16949认证审核的具体日期;
5、审核需要参与的相关人员;
6、审核对受审核部门的相关要求;
7、审核通知发送部门的名称;
8、审核***实施公司和部门的名称;
9、TS16949认证审核通知下发的具体日期等。管理者在主持管理评审会议时,要注意评价各个过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真实状况,还要联系整个过程网络的综合运行情况。TS16949召集人协助顾问师拟定质量体系工作的日程,并通知各相关部门任命管理者代表、成立TS16949贯标办公室2天顾问师提出相关要求。管理者任命一名管理者代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建立TS16949贯标办公室,并且明确责任和权限第二阶段标准宣贯宣贯培训3天:
1、 阐述TS16949:2008标准 的由来,主要理念,实施要点等;
2、讲解TS16949:2008标准具体条文;
3、指导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文件编写。
***导入TS16949认证标准,应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保证以下几点:
1、是否按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要求对TS16949认证监测装置进行了测量系统分析;
2、本公司目前所采用的测量系统分析技术是否经过顾客认可;
3、是否保存了关于测量系统分析的相关记录。审核组在现场实施TS16949认证审核(含TS16949认证内部审核)时,对发现的不符合项,首先要由受审核部门确认,并请相关人员做见证。初次建立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时,应该争取全员参与,特别是各部门管理者的参与,TS16949标准没直接这么要求,但全员参与的精神,在这里就是体现。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管理,所以,我们每次检查评价自己的TS16949体系,总能发现不足,如TS16949内审、TS16949外审、TS16949验厂、TS16949管理评审等。所以,一次完整的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计划的实施,一次完整的策划,是不够的。需要持续的改进。 建立和改进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很多事情会促使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如营销策略。
4、是否保存了所有的TS16949认证监测装置的校准记录;
5、当***产品被发运时,是否提前通知顾客;
6、对本公司的内部实验室是否确定了相应的范围;
7、对内部实验室的检验和校准能力,是否包括在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
8、对外部实验室是否验证了其确定的范围,能否提供出满足《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等效文件的相关证实资料;
9、当某一监测装置,找不到具有资格的实验室来进行检定校准时,对其所进行的校准服务可由原设备的制造厂家来完成。
管理者作为TS16949认证体系的策划者和企业的管理者,在推动TS16949认证体系运行方面,享有至高无尚的***。选定标准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条款中规定了企业实施内审的相关要求。在企业内部由于多年养成的管理习惯,只要管理者发出指令,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都会坚决地去完成。因此,管理者推动TS16949认证体系运行的能力是不容质疑的。但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一般都要同时负责许多工作。如果管理者对标准条款的理解和过程流程的掌握程度有限,那么,在真正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时,所达到的效果往往和文件要求有一定距离。所以:管理者在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前,一定要认真学习选定的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关内容。这样才能在具体推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产生预期效应。
TS16949认证机构给出的认证范围应准确无误,表述的***应符合认可要求,如果审核证据无法支持认证的范围或范围过大将给认证机构带来风险。二、TS16949认证内部审核的依据:1)选定的TS16949认证标准。从企业的希望来看,认证范围越大,越证明自身管理能力强。认证机构和企业之间经常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沟通协调不好会导致企业不满意或中断审核等。TS16949体系认证范围的确定,***主要还是秉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认可要求,申请的认证范围所对应的产品,必须在现场审核时能够在正常生产。管理者在推动TS16949认证体系运行时,可到各有关部门通过交谈和抽查文件资料的方式,了解这个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必要时,可依据企业的经济责任制的相关要求进行奖罚,通过上述方法,能引起各部门。相关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效***动TS16949认证体系运行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