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大量出现的光伏温室也对作物造成较大的遮光影响。草莓生育的各个不同阶段对光照条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在花芽形成期,要求10~12个小时的短日照和较低温度。农作物长期的弱光生长会导致植株营养体不健壮、落花落果严重、果实发育缓慢、含糖量降低、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等问题。因此,利用人工光源进行补光,帮助设施作物快速、安全生长,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是一项必要措施。增光补光
在光照不足时,可采取以下的方法适当增加光照。可用激光植物补光灯作光源,一亩地一盏灯一个月三度电 1台激光植物生长灯可覆盖1亩地,有效面积大;耗电量小,1台灯及配套装置的功率是8W,一季度仅需12度电;而且激光补光效率高,能使作物大幅增产、提早上市、减少药、化肥的使用。补光措施“”定期清扫棚膜上的灰尘、雪后及时清扫棚膜上的积雪等可增强光照,同时还可提高棚温。因此,激光植物生长灯是一种***节能的补光方式,创造性地化解了光伏和农业争光的矛盾,能在光伏农业种植中广泛应用,为光伏温室实现优质、安全、高产、***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草莓适宜在疏松、肥沃、透气、透水性好的沙质土壤上生长。适宜的PH值为5.5-6.5之间。不同时期的湿度要求:现蕾期60-80%,开花期30-50%,果实成熟期60-70%。粘土、盐碱土和沼泽地都不适宜种草莓。草莓适合在地下水位不高于80-100cm的土壤中生长。一生吸收氮和钾多,钙和磷次之。草莓从秋季定植到采收结束,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强度由小到大,吸收养分多的时期是在开花结果末期,此时植株吸收大量养分,为匍匐茎和子苗的发育奠定了基础
。开花期:草莓花芽分化后,较长的日照时间,反而可以促进开花。如果花期出现连续阴雨雪天造成光照不足时,花粉发芽率开始降低,授粉会受到极大影响,容易引起落花坐果不好以及后期出理大量的畸形果。在花芽形成期,要求每天10-12小时的短日照和较低温度,如果人工给予每天16小时的长日照处理,则花芽形成不好,甚至不能开花结果。 结果期:此时光照充足,棚内植株会生长健壮,叶片颜色深、果实含糖量高,香味浓,果个大,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光照不足时,叶片薄大,叶柄、花柄细长,单果重减小,味酸,品质差,还容易出现僵果着色不良等生理害。如果遇连续低温和光照不足,尤其是大棚温度低于5℃,极易发生青头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