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化后的单级真空耙式烘干机设备MVR脱盐系统模型(此系统只包含一根 9m 长度,0.025m 直径的换热管),并且通过计算分析和研究此系统的相关操作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此系统的能耗仅为 11.47 k W·h/t,其传热温差约保持在 1~4℃之间。对所需要的管路、冷凝器、测量、调节等辅助设备进行选型计算,确定了各位置管路管径、选取相关计量装置、减压阀、保温材料和冷凝器尺寸等辅助配件。行了机械再压缩技术应用于多效闪蒸脱盐系统的设备热性能研究。在该真空耙式烘干机设备系统中,使用MFS 子系统中排出的冷却海水作为 MVC 子系统的测试物料。并且基于热力学定律和第二定律建立了机械再压缩技术应用于多效闪蒸脱盐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通过该数学模型分析了蒸发盐水的温度与MVC 阶段的温降等对系统总体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蒸发盐水温度的升高,单位功耗将会减小;而随着 MVC 阶段温降增加,单位功耗反而会增大。
真空耙式烘干机设备MVR 技术应用于干燥领域针对蒸发领域已经成熟工业应用的 MVR 系统,进行相应的改进,并进行了相关模拟计算,发现MVR 干燥技术节能效果虽然不如蒸发明显,但是相比其他传统及目前的干燥技术而言,其节能效果仍然非常具有优势。2%,其平均能效比(系统压缩机提供热量与压缩机消耗功率的比)能够达到0。在低温热敏性物料干燥领域中引入MVR 技术,设计开发了一种全新的低温节能真空耙式烘干机设备,并通过夹点分析技术对该低温干燥系统热力性能等进行优化,使得该系统的能耗进一步降低,并且通过模拟计算发现系统能耗会随蒸发温度以及压缩机压缩比的降低而下降,该研究为机械蒸汽再压缩技术应用于低温干燥系统性能分析及其优化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
选用耙式干燥机作为干燥机,可以有较好的密封效果,蒸汽与物料的传热方式是热传导,这使真空耙式烘干机设备技术应用起来比较简单,也对MVR 技术在干燥上的特性研究有利。早在1983年,云南省乔后盐矿就对采用电力驱动的机械蒸汽再压缩制盐工艺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试探,但当时国内技术的限制及在压缩机制造上的不足,使得该试想并未得到实际应用。其次它实现结晶、干燥连续化操作,并且在所有干燥器中热量利用率,这样有利于发挥MVR 技术的节能效果。实际计算使用的设备传热系数包括了加热夹套以及中空热轴向物料、非物料颗粒区的传热系数,干燥机加热夹套的传热系数和中空热轴的传热系数是不一样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耙式干燥机干燥黏性不强物料时传热系数一般取116~175w/m2,此处计算选取适中的传热系数 K 为 140 w/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