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壳素在农业上的应用
甄别优质甲壳素的方法
1、性状:纯粹的甲壳素为类白色结晶状粉末,表层有珍珠样光泽,无臭无味,取材于深海的蟹虾壳,确保清洁无污染。能溶于盐酸、等无机酸及醋酸、水杨酸、酒石酸、抗坏血酸等有机酸。如果甲壳素粉末偏***或偏红色或呈面粉状,则取材于内河内江的龙虾等廉价的节肢动物;
2、纯度:纯度指除水分、灰份、金属元素和杂质外的有效成分含量。纯度越高,价值越高;
3、脱乙酰度:脱乙酰度是评价甲壳素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目前世界上甲壳素脱乙酰度的为97%;
4、分子量:甲壳素分子量为10000左右为适宜。分子量越大,吸附能力越强,但越不能为***吸收;分子量较小,单粒吸附能力较弱,但容易为***吸收。甲壳素在农业上的应用
纺织纤维的定性鉴别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而每种鉴别方法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鉴别时一般不能使用单一方法,而须将几种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适当的组合、正确地运用并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通过上述三种鉴别方法对几种新型纺织纤维进行的试验论证、比较分析,建立了一种简便、直观、快速、准确且容易操作的系统鉴别方法。
(1)首先选择简单易行的燃烧法,将纤维分为三类,即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合成纤维。
(2)在纤维素纤维中,通过观察纤维纵向形态,有天然转曲的是棉;有横节竖纹的有3种纤维,即竺麻、竹原纤维、亚麻,其中截面是多角形,中腔小的属亚麻;腰圆形有中腔及裂纹,截面较粗且粗细不均匀的是苎麻;腰圆形有中腔及裂纹,且裂纹深而密的,粗细较均匀的是竹原纤维。
地球上存在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中,数量是纤维素,其次就是甲壳素,前者主要由植物生成,后者主要由动物生成。估计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将近100亿吨。甲壳素亦是地球上除蛋白质外数量含氮天然有机化合物。仅此两点,就足以说明甲壳素的重要地位。在自然界的存在甲壳素广泛存在于甲壳纲动物虾和蟹的甲壳、昆虫的甲壳、***(酵母、霉菌、蘑菇)的细胞壁中,详细的情况大致如下所述。① 节肢动物,主要包括甲壳纲,如虾、蟹等,含甲壳素20%~30%,高的达58%~85%。其中以蟹类分解出的甲壳素数量、;其次是昆虫纲,如蝗、蝶、蚊、蚕等蛹壳中含甲壳素20%~60%;多足纲如马陆、等;② 软体动物,主要包括双***纲如石鳖,腹足纲如鲍,蜗牛等,头足纲如乌贼、鹦鹉等,甲壳素含量为3%~26%;③ 环节动物,包括原环虫纲如角蜗牛,毛足纲如沙蚕,蚯蚓和蛭纲如蚂蟥三纲,有的含甲壳素,但高的含20%~38%;④ 原生动物,简称原虫,也叫单细胞动物,包括鞭毛虫纲如锥体虫,肉足纲如变形虫,纤毛虫纲如草履虫等;⑤ 肛肠动物,包括水螅虫纲如中水螅、筒螅等,钵水母纲和珊瑚虫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