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开头难。听说创建精品庭院要拆围墙、泥路面,有的居民嫌麻烦。多次***与户主沟通协调、商讨设计方案,促使他们放心地把自家庭院交给小区统一打造。一些户主还主动在庭院里添置了花卉盆栽、休闲桌椅。
整齐划一的花坛、错落有致的花草、独具韵味的景观石……218省道沿线的15户精品庭院美得各有千秋,连在一起便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见此,许多居民“动心”了,开始自发创建美丽庭院。如今,文南小区已有22户精品庭院、40户美丽庭院,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终找到了另一家日本公司,承诺对方半个月内做好一万片未加工的扇骨,免费打样供对方参考,若是满意,就签合同。万片扇骨,数万斤毛竹,零星几个工人,在高温的竹扇厂中熬了半个月,王明德终于将成品打磨完成,并得到了对方认可。“当时我们几乎没怎么闭眼,甚至还自造了设备。”王明德指着厂中打磨抛光扇骨的机器说,“那会儿就是木头做的设备,很简陋,却陪着我们度过了难的岁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朝诗人张九龄竹下的知古名句在构妙意境的同时,也给壶艺创作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可以用紫砂壶诠释对生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每位艺人在创作“半月壶”时就是顺应诗人意地间,怡情自然的人生思索。
半月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正所谓“弱水三千,仅饮一瓢”。
半月壶协调和谐、舒张简洁、前呼后应,一张扬、一内敛,张弛有度,仿似一篇美文,越读越醉,半月壶营造的是一种源于心录上对团圆期盼。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半月万里思更浓”;一把壶诉说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思念,更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月圆人圆”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