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式换热器
板片和流道
通常有二种波纹的板片 (L 小角度和 H大角度),这样就有三种不同的流道(L, M 和 H),如下所示:
L:小角度
由相邻小夹角的板片组成的通道。传热系数低,阻力小。适用于大流量,传热弱(低比热或温差小)的情况,如:环境压力下的空气传热。H:大角度
由相邻大夹角的板片组成的通道。传热系数高,阻力大。适用于小流量但传热强(高比热,有相变或大温差)的情况,如:制冷剂相变传热。M:通道
由相邻大/小夹角的板片组成的通道。传热系数和阻力介于H和L通道之间。L L = 小角度流道
L H = 混合流道
H H=大角度流道
在这三种流道中选择,并根据特殊的工况定身量做和选型。
理论上,一台换热器可以混用不同类型的流道,如H型之后是M型。
但对于有相变的情况,这会导致个H流道和后一个M流道之间介质的分配失调,因此,在各类制冷用BPHE中不予采用。
板片波纹的主要作用:使得流体紊流,强化传热相邻板片的波纹形成接触抗点,提高耐压性能。
注:巧克力分布去:使流体均匀流过整个板片,在 A 和B处的压力降相同,使在这里的压力损失,把压力降用于有效的传热,允许平行流AlfaL***al 创造发明创造,现已被广泛应用。如下图。
平行流与对角流:
平行流的优势:一块板片 amp; 一条密封垫,同一的板片在板片组里,旋转180?可以用于二边通道备件损耗小。完全满足对角流所有的功能,较高的设计压力或使用较薄的板片没有交叉出管口。
板式换热器清洗工艺
余垢清除化学清洗结束后,逐片取出传热片,用清洗机将传热片两面的余垢清除,必要时用塑料刷协助刷洗。
清洗过程中清洗机压力不要太高,以490~588kPa为宜,水柱不要与传热片垂直,应有一定夹角,以免将传热片损坏。同时还应注意传热片的顺序和传热片上的密封垫的安全。
组装除垢完毕,按照拆卸时传热片的叠加顺序从固定压紧板开始,依次将传热片沿轨道叠加(注意传热片上的密封胶垫不要脱落,若有脱落可用密封胶粘贴)。
传热片全部安装上后,小心地将活动压紧板沿轨道压上,把压紧螺栓依次放在丝槽内,均匀、缓慢、对称地压紧(否则容易把传热片压破或压偏,使板式换热器漏水或漏气),直到传热片的压缩净尺寸达到或略小于原来的尺寸。
液压试验板式换热器组装完应按GB16409-1996《板式换热器》标准要求两侧分别进行单侧液压试验,试验时应缓慢升压,达到规定的压力后,保压时间为10~30min,然后降至设计压力下保压,对所有密封面进行检查,看是否有渗漏现象,保压时间不少于30min。板式换热器是一种结构紧凑、的换热机器设备,它具备换热(其导热系数比管式换热器高3~5倍)、占地小(为管式换热器的1/3)、使用期长、小***、便于水垢清洗、靠谱经久耐用等特性。
板式换热器的安装由其结构特点所决定,安装起来比较方便灵活。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板式换热器3D装配流程,以及其运行模型:
一、板换零部件组装
关于板式换热器的零部件组装,无论是制造厂向使用单位发运零部件,进行现场组装,还是使用单位在检修设备拆开板式换热器之后再进行组装,都必须按照一下顺序进行。
1、认真阅读随机文件(合格证、材质证、流程图、装配图、装箱清单等)
2、检查板片、接管、垫片的材质是否与换热器内介质的耐腐蚀要求相一致。
3、按图纸检查所有的零部件是否齐全,型号、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
4、将板片的垫片槽擦干净,均匀地涂上粘结剂,粘上垫片。然后吧板片整齐的叠放在一起,压上一定的重物。
5、按设计的流程图进行组装,并按规定顺序进行夹紧。夹紧时注意按顺序拧紧螺母。
6、液压实验要按单侧分别进行。试验压力为设备设计压力的1.25倍,保压30分钟。检查所有密封和焊接部分,均无渗漏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