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法技巧有哪些(下)
6、抛杆饵--此种钓法,一般采用粗线,大钩、短杆,标准的钩一般是5个散钩加一略长脑线的拖钩组成钩组,饵团分团饵和葡萄饵,主要争对大水面钓大鱼,很多钓友喜欢用多根抛杆组成抛杆阵。
7、路亚(挂串钩拉翘嘴或挂大饵钓凶猛鱼类)一般用于大水面漂白鱼(翘嘴),在凶猛肉食性鱼类多的地方也可以钓到较大的肉食性鱼类。在北美、南美、非洲比较流行,海钓竞技一般采用此种钓法。
8、发钓--这是民间的一种简单的钓法,在水库、池塘、河流的岸边、装上弯成弓性弹性很好的竹竿,杆旁边离水很近或者在水里插一带有卡口的细杆,线上有用于卡线的木条。装上饵后,将杆弯成弓型、线上的卡条卡在细杆的卡口上,钩饵抛入水中,人可以离开,有大鱼来吃饵时,拖动鱼线,引发卡口里的发条,线脱离细杆卡口的束缚,杆弹起、钩中大鱼。此种钓法一般采用多根杆组成钓阵,的有数十根杆绵延几百米的钓阵,钓到的多为大鱼,而且人可以离开,干完别的事情到岸边取鱼装饵就可以了,比较省时间,但此种钓法只求鱼不求***的过程,一般不是***发烧友喜欢的钓法。
9、抬钓--(主要流行与西南三省、四川为主,也有的地方叫过河钓)
此种钓法一般用于池塘、河流、小型水库等水域、杆有点象抛杆,但比抛杆粗、硬,一般没弹性,杆一般采用木棒、硬竹竿或者中空的铁管,杆柄尖锐,能容易的插在地上,也可以抱在手里。
中华民族文化渊源流长,***文化也相当厚重,我知道的就这些***方法,我相信,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还有很多很多鲜为人知的***方法,我所了解的或许仅仅是冰山一角,望朋友们补充,以增加彼此见识。
钓
首先,要明确一点,鱼是不会把钩子吞下去的!!!鱼是不会把钩子吞下去的!!!鱼是不会把钩子吞下去的!!!很多新手,总认为鱼会傻呼呼的把钩子吞下肚子里去,但是等你钓上鱼就会发现,鱼钩都在鱼的嘴唇上挂着,而不你想象的在鱼肚子里。大部分的淡水鱼类,都是鱼饵,然后将鱼饵中的泥沙钩子等杂质再吐出来。传统钓法的中鱼,就是鱼在吐出杂质的时候,不小心被鱼钩挂住,海钓淡水时用的鲢鳙水怪笼、翻板钩等更是极端,需要鱼在靠近饵团时依靠大量的钩子挂到鱼的身子。这种中鱼的方式导致钩子往往钩得不紧容易挣脱(所以常常采用带倒刺的钩子,但是现在***界都不推荐使用带倒刺的钩子,不人道也不利于鱼的放生回流)。
同时,这种方式的中鱼率也相对较低。那么,台钓是怎么中鱼的呢?前面说过,台钓非常灵敏,我们看不到水下的情况,能看到的只有水面的浮漂。传统钓法,我们对于浮漂的判断基本上只有“哎呀哎呀我的浮漂不见了!!怎么办呀,爸爸快来!”。而台钓,由于整个钓组的极度敏感,水下的一举一动都会在浮漂上有所体现,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浮漂,知道有鱼靠近了鱼钩,鱼开始吃食了,然后抓住鱼钩被鱼吸进里的一瞬间,主动扬杆拖动鱼线,让鱼钩扎入鱼的嘴中。通过判断鱼情选择鱼多得钓点,通过饵料的搭配让鱼吃食,通过漂相的变化判断鱼况,通过试时的提竿、提竿方向力度的变化让鱼钩主动扎入鱼嘴(而不是碰运气的鱼被钩子挂住),台钓通过对于钓组、浮漂的一系列改进让***后一个环节中鱼对运气的依赖也大大降低。多少年来,我们***人终于可以骄傲的说一句:“我们***靠的是技术!”
台钓的心得
1、台钓并不神秘,也不难学,不要去看什么用数学公式来解释标与坠、钩的关系,鱼是不懂公式的,不会去考虑什么一钩垂直、一钩弯曲的问题,只是有些是人为地把它神秘化的,显得自己水平很高。
2、有几个基本原则要记住,
一是鱼钩在少跑鱼的 前提下,越小越好;
二是子线在确保拉力的前提下,越细越好;
三是浮漂在抛得出去的前提下,越小越好;
四是标尾在看得清的前提下,越细越好;
五是鱼饵在抛出 去不散的前提下,越烂越好;
六是在确保鱼情的前提下,杆越短越好。
看了上面的几个“越”,有兄弟会说“我也知道”,其实里面的道理你也许不知道。
首先要理解台钓提杆的时机。鱼在索饵是*吸的,传统钓等的是鱼将钩吸入后浮头或更加吸得深一些时提杆,所以表现为浮子上浮或点头下沉,因此相对于台钓可能
迟钝了些。而台钓抓的是鱼在吸钩的一瞬间,因此表现为标往下一顿,所以:钩越小越好,是为了方便鱼容易一下子就将钩吸入。
子线越细越好,不是因为线细的隐蔽性好,是因为线越细越软,鱼在吸钩的时候因为线在钩上面,一瞬间线有个弯曲的过程,如果线太粗了弯不过来,就会影响钩入口,要么是空杆,要么只钩住一点点,跑鱼。为什么现在有不少兄弟喜欢用编制线做子线,除了拉力的因素以外,就是因为“软”。不过编制线太软了,易缠绕。
饵越烂越好,也是为了鱼的适口性,因为鱼习惯吃在水里泡烂的烂食,越软鱼就越容易吸入口中,当然,如果烂到抛出去就散,就得不偿失了。饵中有麦蛋白纤维形成絮状,并不是麦蛋白
纤维本身有诱鱼作用,而是此时即使饵很烂,但鱼在的时候因为麦蛋白纤维的粘性和拉力可以更容易将钩一同吸入。
标越小越灵敏,这毋庸置疑。有时考虑 水流、风力的情况下,要略用大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