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制管机组的电力控制电路如图3所示。柔性企口管管身和基础接触良好,受荷载力作用时均匀担负,安全性有确保。电气控制原理描述如下:水泥制管机由90kw电磁调速电机驱动。离合器线圈由电磁调速控制器JD1A-90调压供电,调压调速,带转速负反馈。水泥,碎石给料皮带由按钮控制启/停。上料卷扬机由按钮控制料车上行和下行,接触器吸合后不将启动按钮自锁。因为行程短,加料时间短,才采用手动按钮控制。移动皮带、移动小车、搅拌机均匀由自按钮控制,但带自锁。所有按钮都安装在机旁。所有电机过载保护均由热继电器担负。
对水泥制管设备进行合理布线
在布线的过程中,如果偷工减料或者线路布置层次、结构过于凌乱,各种设备没有合理摆放,都可能对水泥制管设备的运转造成影响。②砂石骨料含砂率尽可能选取推荐值上限,促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度和充分改善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应该合理地设计和规划布线,安装前进行充分的调研,对施工的成本、需求和进度进行综合考虑,对布线方案进行优化。在布线施工时应该采取精细化施工,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并且综合考虑电磁干扰、设备兼容的问题,保障布线施工的质量。
1、水泥制管机械内径
模具合模后用卡尺或钢直尺、钢卷尺分别测量水泥管模具筒体两头、合模口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内径,水泥管模具同一截面内径的合口方向比垂直方向的尺寸大2-4,且应圆滑过渡。
2、机械标准长度用钢卷尺测量,模具标准长度的尺寸极限偏差+4/-3。水泥管机械端模与筒体的配合间隙 用塞尺测量,模具端模与筒体的配合间隙:离心式模具间隙不大于1,悬辊式和立式挤压模具不大于2。
3、水泥制管机械内表面合口间隙 用塞尺测量,模具内表面合口间隙:离心模具不大于0.4,其它模具不大于0.8。水泥管模具组装后筒体内壁错位 用钢直尺测量,模具组装后筒体内壁错位不大于0.8。
4、离心水泥管模具装配后两跑轮与筒体同轴度 于水泥管模具组装后置于试验用离心机上用百分表测量其两端内表面的圆跳动,离心管模具装配后两跑轮与筒体同轴度偏差:当模具公称直径不大于1000mm时该偏差不大于Φ1.5;当模具公称直径大于1000mm时该偏差不大于Φ2。其次,在使用悬辊水泥管设备生产水泥管时,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是关键,混凝土的硬度,强度等都会影响成品的质量。
5、离心水泥管模具的跑轮轮缘距 用钢卷尺测量,离心管模具的跑轮轮缘距的极限偏差为-5/ 2。合口螺栓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的长度 用钢直尺测量,合口螺栓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其露出长度不大于15。
6、水泥管模具外表面质量,焊接接头结合处的错位
用钢直尺测量,模具外表面应没有刺、锐边、焊渣和碰伤等影响外观质量的缺陷,焊接接头结合面处的错位不大于1。
7、外观要求用目测和手感法测量,纵向、环向筋板配置平直,模具外表面涂漆要求应符合JC/T 402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