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种方法:切枝;
播种量为8-10公斤/亩。
广播后管理
水和肥料管理
紫穗槐相对耐旱,但在苗圃管理和园艺中应加强水分管理。充足的水分不仅能提高幼苗的成活率,还能使幼苗长得更壮。播种和出苗后,如果出苗前床土干燥,及时浇水。及时给幼苗浇水,以防根部被风吹透。床土不应太湿,以免引起长期***。

若紫穗槐种子不足时,可采用插条繁殖,春、秋两季均可,但以秋季成活率高。秋末紫穗槐落叶后选用一年生以上的枝条,剪成20厘米左右的小段,下端斜切,上端削平,然后插入泥土中并压实。播种前种子的催芽处理:为了使种子快速、整齐地发芽,播种前进行催芽处理。注意使插条芽眼朝上。若遇土壤干燥,须先浇水后扦插,后要保持土壤湿润。
压根
压根繁殖的立地条件与扦插繁殖相同,在春季选择较粗壮根进行压根育苗。紫穗槐根发芽力强,遇疏松湿润、富有腐殖质的土壤,便可生根发芽。因此,只要稍培土促其生根萌芽,即成苗木新株。

苗圃: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播种。播种前用温水浸泡种子12小时,放在篮子里,放在背风和阳光充足的地方,每天用清水冲洗一次,并经常翻动,当种子有一半裂开时播种。钻探或广播,每亩10公斤。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并结合水灌溉施用额外的肥料。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使用鱼鳞坑、窄梯田、水平梯田、水平沟渠等。准备土壤。它可以在春天、秋天和雨天种植。雨季造林容易成活。营造混交林,并与桤木、元宝枫、黄连木、臭椿等混交。也可与黄栌、紫穗槐等混合。
管理:造林后2-4年,每年松土除草1-3次,促进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