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泥制管机生产排水管产生内塌的原因分析
实践证明,用水泥制管机生产排水管是取得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悬辊工艺并无缺,笔者认为当前该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型大口径排水管时易发生内塌,甚至大面积内塌。据调查,这是大口径悬辊管普遍的质量问题。
用水泥制管机生产大型排水管,易产生内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一个厂来说,要想同时解决好多方面的问题是不现实的。我厂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保证钢筋骨架刚度、内外螺筋尺寸正确、焊点强度以及骨架在成型过程中不产生位移。采取这些措施后,取得了较好效果。其因果分析如下。
1. 钢筋骨架刚度
2. 内外螺筋的尺寸
3. 焊点强度
4. 其他因素
1200×4000水泥管模具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水泥涵管模具,可用于生产长度4米,内径1200mm的柔性承插口混凝土管,该模具承口深度完全按照***标准设计制造,保证了管子大小头安装时的预留间隙与接口的直径尺寸。
1. 水泥管模具要有足够的刚度,这是保证模具经过多次周转使用后仍能保持原状的前提条件;
2. 制作质量,除了尺寸准确外,合缝、挡圈处的细节设计制作也很重要。我公司生产的水泥管模具采用单缝模,相比双缝模,其拆装方便,不易变形。根据悬辊机的工艺特点和成型后的管体尺寸要求,挡圈控制内径的尺寸应比规定值大3~5mm。另外,水泥管模具筒体纵向应尽量避免接板以防焊接后变形影响管体的顺直度。
水泥管用的混凝土属于有一定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根据悬辊成型工艺的特点,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砂率要比普通混凝土2%~6%,这样才有足够的砂浆填充石子的空隙,达到较高的致密度。通常悬辊机用的混凝土砂率为30%~40%。经试配,对C30混凝土,我们采用的施工配合比(水泥:砂:石:水)为1:2.25:4.00:0.39,工作度为27,砂率为36%。
水泥管用混凝土因水灰比低,集料又常使用碎石,搅拌时不易分散均匀,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在施工中选择强制式搅拌机,并适当延长搅拌时时,一般从2~3min,同时严格控制集料称量的准确。但实际操作中,考虑到成型后管体的外观质量,通常次料浆拌得较稀,坍落度控制在2~4cm之间。
1000×2000水泥涵管模具是离心法预制水泥涵管主要设备,由于离心制管使用的是湿性混凝土,所以成型管子的质量比悬辊工艺强度要高,同时由于生产出来的管子管型属刚性企口,施工时不需要增设橡胶圈,也具有施工速度快的特点。
离心水泥涵管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作高速旋转,承受着动荷截、冲击载荷和剧烈的磨损,所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水泥管模具的零件不同程度都会出现磨损、变形、甚至断裂。所以对模具经常进行维修是非常必要的。
1、跑轮、踏面和抵挡模具窜动的轮缘是磨损的地方,并且出现不圆度。这种情况只能上车床车削踏面和轮缘的抵挡面;当轮缘磨损到失去它的功能时,只能把轮缘车平,焊上一圈25毫米直径的钢筋或25毫米见方的钢板条,再上车床车削到要求的尺寸。如多次车削修复跑轮直径小于公称直径10MM以上时,应更换新轮。
2、止口梯形凸台和凹槽,由于变形或损坏而配合不严,出现漏浆,这种情况***行检查,找其原因,再进行修复。如果由于水泥涵管模具弯曲或扭曲引起的,则可采用千斤顶顶或拉,锤子敲打,火焰加热等方法进行矫正。
如果是止口损坏,刚应采用焊补、手工铲锉、砂轮磨平磨光办法修复。若损坏严重,焊补较多,超差较大,刚应上龙门刨床精刨。
3、跑轮的支承法兰锥面磨损,不圆度超过允许值,在车床上把锥面车削掉一定的厚度重新焊上套箍,再车削锥面,达到原来的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