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骨固定的目的,在于强化整复后的效果和局部的相对稳定,以加速骨1折的愈合。固定的范围要适宜。太大,会影响伤肢活动;肢体有旋转畸形时,可由术者手握其远段,在拔伸下围绕肢体纵轴向左或向右旋转,以***肢体的正常生理轴线。太小,达不到固定的目的,伤肢长期固定不动,则气血运行受阻,易产生1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延缓骨1折愈合等不良后果。如系横形骨1折,整复固定后沿骨干轴线推挤,若下肢骨则除推挤外,可使其踩地,这样可测知是否已正确复位,且利于连结。
正骨八法,旋转屈伸,伸直型股骨髁上骨1折可在胫骨结节处穿针,在膝牵引;反之,屈曲型股骨髁上骨1折,则需要在股骨髁上处穿针,将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牵引,骨1折才能复位。主要用于纠正骨1折之侧方移位。折顶回旋,反折时,环抱于骨1折另一端的四指,将下陷的骨1折端猛力向上提起,而拇指则持续向下压迫突出的骨1折端,这样较容易矫正重叠移位畸形。脱位就是相互接触的骨头(通常指关节)因受外力作用,使其脱离原位,不能再正常发挥作用。

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明确诊断 复位之前,医者对病情要有充分了解,根据病史、受伤机制和X易查结果作出明确诊断,同时分析骨1折、脱位发生移位的机制,选择有效的整复手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旨要》说:“关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使仍复于旧也”。该书还首i次把“摸、接端提,******”归纳为正骨八法。并详细阐述了手法的适应症、作用及其操作要领。如肱骨外1科颈内收型骨1折复位时,宜先在内收、内旋位牵引,而后外展,再前屈、上举过头,***后内旋扣紧骨1折面,把上举的肢体慢慢放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