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变废为宝
一组荷兰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将海洋垃圾“变废为宝”的宏伟计划:他们计划从太平洋中收集4400万公斤漂浮的塑料瓶和其他塑料垃圾,然后用它们建造一个面积大如夏威夷的“人工岛”。利用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浓密的网,能过滤吸附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并形成富氧环境。这座由塑料垃圾建成的人工岛将依靠太阳能和海浪能提供能源,它上面将建有城市、海滩和“农场”,足可供50万人在这座漂浮的人工岛上安居乐业,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
现在,人工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和消波等综合性的功能。原本是指由于泥碳层向上浮起作用,使湖岸的植物一部分被切断,漂浮在水面的一种自然现象在这里介绍的浮岛是一种象筏子似的人工浮体,在这个人工浮体上栽培一些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放在水里它的主要机能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1水质净化。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因波浪的原因难以***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在有景观要求的池塘等闭锁性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人工浮岛工程事例的不断增加,经验也越来越多,在评价人工浮岛的功能及效果方面已逐步从定性评价上升到定量评价的高度。
利用表面积很大的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浓密的网,能过滤吸附水体中大量的悬浮物,并形成富氧环境;此外,逐渐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而根系膜内微生物既产生多聚糖,有效吸附水中悬浮物,也能吞噬和代谢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为无机物。人们把轻型生物载体按不同的设计要求,拼接、组合以及搭建成所需要的面积和几何形状,放入受损水体中,并将经过筛选、驯化的水生或陆生植物(这些植物可以强力吸收水中有机污染物),植入预制好的漂浮载体种植槽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栽培的环境下生长。通过植物的根系吸收或吸附作用,削减水体中的氮、磷及有机污染物质,使其成为植物的营养物质,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细胞的成分,促进其生长,后通过收割浮岛植物和捕获鱼虾减少水中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