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组织对其ISO9001认证范围内的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负有责任,并且进行设计和开发,或将设计开发外包,则不能删减ISO9001认证的7.3条款。推行ISO9001认证标准可以使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在ISO9001认证标准中3.4.4 对"设计和开发"的定义是"将要求转化为规定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规定的特性或规范的一组过程,而"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如果用于策划其产品实现过程所必须的产品特性未能提供给组织,而且组织必须根据顾客和(或)法律法规要求确定这些特性,那么这些活动就是产品的设计和开发。
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是产品实现的关键部分,也是ISO9001认证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删减"7.3设计和开发"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申请ISO9001认证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故组织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方可对该条款进行删减,而不是想当然的就对其进行删减。
ISO9000认证族标准中的其他指南去向如何? 标准的修改已经考虑了这些指南的内容。修改后的标准适用性广泛,因此没有必要再保留这些针对具体行业的指南文件。ISO9001现场审核时审核员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以确保审核的成功。这些指南文件,有的将被撤消,有的将在修订时转为技术报告。 我国的新标准转化工作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会负责。 9000认证标准为什么要被修订? ISO9000认证族标准在2000年进行修订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给标准的使用者提供一个机会,以提高其商业活动的竞争力和促进组织内部主要工作的持续改进。为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使用者的实际需要,在世界范围内已开展了多方面广泛的调查
ISO9001认证标准是按照过程方法的模式展开的,并要求组织的管理体系按过程方法建立。因此在实施ISO9001认证过程审核时要对质量管理体系每一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过程是否己被识别并适当规定?
2、职责是否己被分配?
3、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
4、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
过程方法在ISO9001认证审核中的应用即是要按过程实施审核,它强调以过程(子过程)为单位,而非部门,一个过程的完成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的参与,每个过程(包括组成过程的子过程)都有该过程的顾客要求,按照顾客要求建立过程目标(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方面的目标);监视这些目标的实现情况,以不断提高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过程的运行绩效(即过程目标完成情况)由过程责任人负责。2、对"方针"的审核,应着重把握是否满足标准有关"承诺"、"框架"的要求,是否有行业或企业的特色,是否体现了企业相关管理活动的宗旨和方面,是否体现了管理者的管理意图。按过程实施审核要求组织的管理体系按过程建立,ISO9001认证审核计划按过程编制,审核中按过程对输入、输出、接口进行抽样验证。
经过TC176多年的协调,有关各国质量管理专家近10年的不懈努力,总结了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工业发达国家的质量保证技术实践的经验,ISO终于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发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又于1987年3月正式公布了ISO9000认证——ISO9004五个标准,与ISO8402:1986一起统称为“ISO9000认证系列标准”。如某组织ISO9001认证体系未覆盖到应实施的某车间或该车间根本未按标准要求组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的产品中有某个产品未按标准迸行质量控制等。 随着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产品质量渐渐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因此,质量管理的对象也从硬件逐渐扩展到了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务。这是全世界在实施1987年版ISO9000认证系列标准的实践中面临的新问题。
对于组织的ISO9000认证内部信息交流的方式与途径,各部门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公司向各部门传达质量相关的信息,如ISO9000认证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的信息等,由行政部向各部门传达,各部门再向全体员工传达,也可采用布告栏的形式进行信息传达。公司其他直接通过管理层发布的信息,不受此条款约束。
2、公司高管理层应主动征询员工的意见和建议,或设立“合理化建议箱”,广泛向全体员工征询意见,由行政部定期收集后汇报至高管理层,公司将对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予以采纳并奖励。
3、员工对公司质量管理方面的任何意见或建议,填写《信息交流处理单》交员工代表或直接提交行政部,由其统一处理。
4、行政部对提交的信息及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当事人。
5、行政部负责本ISO9000认证程序管理,并进行信息记录。
由于ISO9001质量标准管理体系的原型是以企业管理为对象的,没有现成的管理内容可套用,加之由于机关面对的工作对象及要处理的事物复杂多样,而且不同的部门所处的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及其工作目标也不尽相同,因而ISO9001认证标准对部门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写也只有统一的原则性要求,而没有提供具体做法,不同的部门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标准中的条文进行适应设计。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的作用,通过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业绩,促进企业提高效率和效益,使持续改进成为企业提高整体效率和效益的一个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