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把预估检出限当作方法检出限。确定方法检出限的条件一定要完全与分析条件相同。在确定方法检出限方面,预估检出限作为一个样品起始浓度点对分析者可能是有用的。低于预估检出限的测量值也可能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们代表了一种趋势,为被分析物的存在与否提供统计数据。但是,这些数据有很大的不确定度。
对于低浓度检测数据的报告方法一直存在较多的争议。一般倾向于以报出限(Minimum Reporting Level, MRL)来报告,低于MRL的结果报告为“未检出”或“lt; MRL"。
计量校准工作是计量溯源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是世界各国同行的一种工作方式。2000年以来,我国计量校准工作逐渐获得***、企业等各方面广泛接受。随着计量管理模式的改革,校准工作在计量溯源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计量校准规范是校准工作的指南。由于长期采用计量检定工作方式,计量校准规范如何进行编写,如何能够更好地发挥对校准工作的指导作用,是广大计量工作者这些年来不断探索的问题。
质量校准
称量部分(电子天平):大部分工业分析仪采用量程110g~220g,分度值0.1mg的级电子天平。应使用F1等级标准砝码,校准、检定天平,配套天平秤量的计量性能应符合JJG1036-2008的要求。
由于工业分析仪电子天平拆装不方便,利用F1等级克组、毫克组标准砝码进行称量部分的校准。日常使用时建议使用单位采用校准方式给出修正值,代入电脑程序,样品质量范围(0.9~1.1)g,坩埚质量一般在30g以内,所以只需校准(1~50)g量程即可。
如何选择计量校准的机构呢?
计量检测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是规范我们生活中各类仪器的标准,市场上计量校准的机构有很多,那么我们应该选择适合我们的机构呢?
校准机构的校准范围
企业确定校准机构的校准能力满足仪器的校准能力时,一般是将仪器名称和校准参数与校准机构CNAS的校准能力进行比较。如果要校准的仪器不在校准实验室的能力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