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量调节
(1)改变阀门的开度改变离心泵出口管线上的阀门开关,其实质是改变管路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当阀门关小时,管路的局部阻力加大,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工作点由M移至M1,流量由QM减小到QM1。当阀门开大时,管路阻力减小,管路特性曲线变得平坦一些,工作点移至M2,流量加大到QM2。用阀门调节流量迅速方便,且流量可以连续变化,适合化工连续生产的特点。所以应用十分广泛。(2)水力损失流体流过叶轮、泵壳时,流速大小和方向的改变以及逆压强梯度的存在引起了环流和旋涡,造成了能量损失,这种损失称为水力损失。缺点是阀门关小时,阻力损失加大,能量消耗增多,很不经济。
(2)改变泵的转速改变泵的转速实质上是改变泵的特性曲线。泵原来转速为n,工作点为M,若把泵的转速提高到n1,泵的特性曲线 H——Q往上移,工作点由M移至M1,流量由QM加大到QM1。若把泵的转速降至n2,工作点移至M2,流量降至QM2。这种调节方法需要变速装置或价格昂贵的变速原动机,且难以做到连续调节流量,故化工生产中很少采用。泵连续运行一定时间后,由于各部件之间摩擦,间隙增大,容积效率降低。
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原因在于,离心泵有个重要特性:当压力(扬程)很低时,其流量会很大,这从泵的特性曲线上可以看出。而泵的功率与流量成正比,泵起动时,管道内没有压力,则造成泵的流量很大,则泵的功率很大,加上电机、泵的转动部分从静止到高速运转,需要很大的加速度,这样势必造成起动电流很大。不锈钢立式管道离心泵采用IS型离心泵之性能参数,在一般立式泵的基础上进行巧妙组合设计而成。
因此,采取关闭出口阀门的方法,使泵在起动时不输出水量,使泵的功率。当泵达到额定转速后,慢慢开启出口阀,逐渐增加水流量,使电机电流逐渐增加到额定电流。 另一方面,泵进口管道上的水开泵之前是静止的,如突然加速,后面的水“跟不上”,会使进口压力突降,使水汽化,而使离心泵抽空。这是因为离心泵是利用泵叶轮带动水的旋转产生离心力,而汽(气)的质量很轻,根据F= ma,则其离心力很小,使泵无法把水送出。一般的说,当流量小时,扬程就高,随着流量的增加扬程就逐渐下降。

离心泵(除自吸泵外) 在启动前都要把水泵和进水管内灌满水,否则水泵是无法扬水工作的。离心泵启动后不出水,往往是由于泵中空气没有被排净、水没有被充满所致。启动前的充水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装配底阀充水,底阀为单向阀,装在进水管的进口,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底阀水头损失较大,影响了水泵的装置效率;另一种是无底阀充水,此法的优点是节能,相对于有底阀的泵站可节能10%~15%。7、自吸泵吸水口处的真空度是有限的,真空度过大,易使泵内水汽化,对自吸水泵工作不利。
单级离心泵的零部件以及特点
所谓的单级离心泵就是只有一个叶轮的离心泵就叫单级离心泵,今天我们这里要介绍的是单级离心泵的零部件
1泵壳:
泵壳有轴向剖分式和径向剂分式两种。大多数单级离心泵的壳体都是蜗壳式的,多级离心泵径向剖分壳体一般为环形壳体或圆形壳体。一般蜗壳式泵壳内腔呈螺旋型流道.用以收集从叶轮中流出的液体,并引向扩散管至泵出口。泵壳承受全部的工作压力和液体的热负荷。按照EN12723的规定:流体的压力(pb和PD)可加压力表示,其他压力可用表压力(例如以当时当地大气压为起点计算的压力)表示。
2、叶轮:
叶轮是唯的做功部件,泵通过叶轮对液体做功。叶轮的结构型式有闭式、开式、半开式三种。闭式叶轮由叶片、前盖板、后盖板组成。半式叶轮由叶片和后盖板组成。开式叶轮只有叶片,无前后盖板。闭式叶轮效率较高,开式叶轮效率较低。
3、密封“环
密封环的作用是防止泵的内泄漏和外泄漏,由耐磨材料制成的密封环,镶于叶轮前后盖板和泵壳上.磨损后可以更换。
4、轴和轴承
轴和轴承泵轴一端固定叶轮,一端装联轴器。根据泵的大小,轴承町选用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5、轴封:轴封
轴封一般有机械密封和填料密封两种。一般泵均设汁成既能装填料密封,又能装机械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