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百罗汉的身份:类历史里确有其人。他们当中有初创时期释迦牟尼的弟子,比如罗汉阿若憍陈如、第九罗汉憍梵钵提。也有其后各时代的高僧、居士、王,有印度的,也有中国的,他们为事业作出过贡献,被列于五百罗汉之中供养。
五百罗汉的身份:第2类属于虚构人物。在传说中,他们生于某劫的某一世界,具有超凡的功德与智慧,是化的偶像,无法断定其是否有历史原型。即使有,其事迹也大部分被神化了,这一类罗汉,包括罗汉、菩萨,甚至佛的应化身、前世身。
五百罗汉的身份:第3类罗汉的名号源于佛学教义。修学之境、行、果各方面均有所涉及。此类罗汉悉皆无历史原型可溯,乏生平故事可陈,也没有传奇故事附会在他们身上,他们是真正按照理念被塑造出来的,他们纯以德行命名,是佛学义理人格化的化身。彩绘五百罗汉铜像
五百罗汉像,一般分为塑像、画像两类。塑像常于佛寺中另辟之罗汉堂供奉。近代寺院中着名的罗汉堂,有北京碧云寺、上海龙华寺、汉阳归元寺、昆明筇竹寺等。十六罗汉,在唐朝玄奘法师译文《法住记》中有涉及,佛祖释迦牟尼佛令十六罗汉常在人间普度众生。一般罗汉堂的罗汉造像多是泥塑贴金,或泥塑彩绘而成,而汉阳归元寺的罗汉像却是“脱胎漆塑”,体轻质坚,金光灿烂,独具一格。有关五百罗汉的名画也甚多,依其材质,可分为绢纸与石刻两大类。绢纸型每为石刻型所本。绢纸型代表作有江西庐山博物馆所藏清代画家许从龙绘制“五百罗汉图”,现尚存一百一十二幅,属于***一级文化。石刻型代表作有原常州天宁寺“五百罗汉像贴”等,原石于清嘉庆四年(1799)镌立,仿杭州净慈寺塑像绘图勒石,由晋陵吴树山镌字,常州知府胡观澜作跋,有拓片像帖流传。清光绪七年(1881),释心月翻刻立石于湖南衡山祝圣寺,亦有拓本像帖流传,这两种拓片,可称石刻型代表作。
彩绘五百罗汉铜像
虽然五百罗汉自此有了各自的名号,但是各地的罗汉堂却不尽相司,而“十八罗汉”仅有七尊是在“五百罗汉”中。被塑成罗汉形象不仅包括了佛陀在世时的外道,声闻弟子;也包括后来的一些高僧,菩萨,甚至包括一些抽象化的概念意向产生的菩萨;还有中国的高僧,及皇帝,如成都宝光寺罗汉堂中第二百多计五位“阁夜多”和第三百六十位“直福德”就分别是康熙和乾隆皇帝。此类罗汉悉皆无历史原型可溯,乏生平故事可陈,也没有传奇故事附会在他们身上,他们是真正按照理念被塑造出来的,他们纯以德行命名,是佛学义理人格化的化身。北京香山碧云寺罗汉堂中第四百四十四位听破邪见,一副帝王衣着,竟也是乾隆皇帝,据说是大臣们奉承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