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装卸电杆时,一般装卸采用汽车起重机吊装法,电杆绑扎点一般采用两点,以每次吊装两根为上限,绑扎绳用2根组成V形套,分别与吊钩连接。绑扎绳对杆身轴线夹角不得少于30°。作业过程中严禁电杆互相碰撞、急剧坠落和不正确的支吊,严禁直接将水泥电杆从车上滚下。卸车时,车辆不得停在有坡度的路面上,每卸一根,其余电杆应掩牢;卸完一处剩余电杆绑扎牢固后方可继续运输。另外一种卸车方式为人工卸车,需要至少两个人,用钢丝绳和导链将电杆慢慢的放下去,这种方式,节省成本,是大多数厂家比较喜欢的卸车方式。
在电杆生产期间,存在离心、蒸养工序。在对水泥使用前期,一定要执行平行对比实验,保证在生产期间,能够选择出一种适合生产工艺条件的水泥品种。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标号大于42.5R的硅酸盐水泥,3天强度需要其强度在30MPa以上,28 天强度需要在50MPa以上。该条件的选择能方便设计出合适的水泥用量,还能使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达到一定标准。其中,水泥的凝结时间与电杆生产也存在紧密关系,在对电杆生产期间,其与一般的工程相比存在较大不同,在对混凝土制备期间,其离心时间较长,所以,水泥的初凝时间要维持在90分钟以上,终凝时间在150分钟以上,在夏季更要注意控制工作的严格性。要促进安定性经沸煮法检验的严格性,在水泥中,如果含有的游离氧化钙、氧化镁、等过量,不仅会影响水泥体积,在对电杆生产期间,还会产生严重的膨胀裂纹现象。水泥中的添加剂也要具备良好的相容性,对于新生产的混凝土,坍落度不仅要形成良好的粘聚性、保水性,还能避免一些泌水、离析现象。
水泥电杆外表的形状和表面光洁度主要由模具的状态决定。因此,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模具。在生产时,除脱模剂外,水泥垢、粉尘、涂在模具企口上的废机油、本体内表面的锈蚀等都会使电杆表面产生色差。如果模具内表面清理不干净,电杆的表面将会凹凸不平。模具内表面上的水泥垢也会一次一次粘皮,越来越厚,严重时发生台阶状的水泥垢,或者模体内表面被吊钩、工装等硬物损伤,这些都会影响到电杆的外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