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大致可分为: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会引起建筑物纵横向不规则弯曲变形,当建筑物整体刚度较差,基础不足以调整因沉降差而产生的应力时,便会在砖砌体的某些部位产生拉、剪应力,当不足以抵抗变形应力时,便产生裂缝。不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的配比施工,抹灰砂浆的标号过大,不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导致砂浆收缩裂缝。因不均匀沉降而产生的砌体裂缝常见的有斜裂缝、水平裂缝及垂直缝等。这些裂缝多发生在首层,少数也会出现在其它层。通常,伴随地面开裂,重者可使房屋倾斜。
1、地基不均匀,特别是基槽开挖后,未经钎探,没有发现基槽范围内有枯井、坟坑、暗沟、土层土质较差等,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建筑物难免发生不均匀沉降。目前工业吸尘器过滤器的清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脉冲反吹,另一种是手工震荡。由于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应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这种裂缝以斜裂缝为主。
2、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
3、房屋低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宙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着反作用,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另外,地基如建在冻土层上,由于冻涨作用而在窗台发生裂缝。
防渗堵漏的处理
堵漏可用硅酸钠(水玻璃)与水泥按2:1比例配制水泥胶浆。要严格控制水泥胶浆的凝固时间,由拌合到使用为1~2分钟。堵渗漏的几种方法:
1、仔细观察和找出渗漏水的原因和部位,作出标记,然后进行处理。先堵大漏,后堵小漏。
2、慢渗。大面积慢渗(无明显水眼)约在3~5分钟左右,才发现有湿痕现象。严重者会一直发展下去而使建筑物呈***状态甚至***,一旦发现要及做好观测、分析、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裂缝发展。相隔一段时间,集聚成一小片水。其处理方法。可先将明显漏的部位用硅酸钠与水泥按1:2的比例拌成胶浆堵漏止水。对渗漏不明显的部位将裂缝用氯化铁防水砂浆按重量1:2.5:0.03:0.5(水泥:砂子:氯化铁防水剂:水灰比)一一勾缝处理,遇有漏水处防水砂浆不能粘合时,可任其冲掉.待砂浆凝固后,可再用硅酸钠与水泥拌合堵眼止水。
3、快渗。漏水现象比较明显,擦干表面后,立即出现湿润,水很快集聚一片,并顺流而下。此时,就将漏水处用钢丝刷刷掉一切污垢。用二人操作,一人在前边往墙上浇刷硅酸钠,一人在后边用干水泥粉抹擦。如此往返交替数次后,墙面水珠即可消失。
4、急流。水泥基砂浆、腻子的裂纹、裂缝产生是一个带有常见的普遍性的问题。漏水现象特别明显,形成一股水流,顺墙面急流而下。采用“直接堵塞”处理。先将漏水处用砧子剔成内大外小的水眼,用水冲洗干净,把水泥与硅酸钠在灰板上随拌随堵,迅速地用勾缝的长抹子或铁小抹子用力堵塞漏水孔眼,并向孔壁四周挤压密实。使胶浆立刻与孔壁紧密结合(如果原孔眼继续有微渗现象时,说明没有彻底堵好应废除,再重新堵住),可马上抹氯化铁防水砂浆,一般仅抹完次防水砂浆并凝固后,就不再渗漏。
5、小裂缝。可顺缝剔3厘米深槽,宽2厘米,洗刷干净,用1:2(硅酸钠:水泥)的快硬净浆严密堵塞于槽中(1.5厘米厚),挤压密实,然后再在表面抹1:2.5:0.5:0.03(水泥:砂子:水:氯化铁防水剂)防水砂浆1.5厘米,并抹压密实。
外墙防水系统的构造设计
建筑外墙系统构造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基层:混凝土剪力墙、柱、梁、板;围护或填充墙:加气混凝土砌块、灰砂砖、空心混凝土砌块等砌体。
2)界面处理:聚合物水泥浆甩浆作毛化处理,外墙不同材料交接处应挂300mm宽的钢丝网,高层建筑基层应满挂钢丝网,钢丝网为lOxlO?0.8或15x15?1.0的热镀锌钢丝网。
3)找平层:抹灰层兼找平层设计厚度20mm,分遍抹平压光,抹灰层宜采用同一种砂浆,可选内掺纤维和聚合物的l:2.5水泥砂浆或M15预拌砂浆。
4)防水层:可采用2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5~8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3~5mm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干混),如K11防水涂料等;饰面砖外墙的基层不得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5)分格缝:外墙面层应设纵横向分格缝,垂直距离不大于一层层高(≤4m),水平距离不大于3m,内嵌密封胶。
6)饰面层:外墙涂料、饰面砖,局部干挂石材。
7)外墙门窗:铝合金门窗,塑钢门窗。
8)其他:阳台、雨篷、混凝土装饰柱、装饰构架、线条等相邻处的防水节点及外墙涂料(或贴饰面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