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压力容器的分类方法
按盛装介质分为:非yi燃或者yi燃。
按工艺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分为:
①反应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容器。
②换热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容器。
③分离容器:用于完成介质的质量交换、气体净化、固、液、气分离的容器。
④贮运容器:用于盛装液体或气体物料、贮运介质或对压力起平衡缓冲作用的容器。
压力容器的内部检验
内部检验是在压力容器停运时检验,其检验内容有: (1)外部检验的全部项目。 (2)结构检验。圆柱形压力容器通常由筒体、封头、接管、法兰等零件和部件组成,压力容器工作压力越高,筒体的壁就应越厚。***检查的部位有:筒体与封头连接处、开孔处、焊缝、封头、支座或支承、法兰、排污口。 (3)几何尺寸。凡是有资料可确认容器几何尺寸的,一般核对其主要尺寸即可。对在运行中可能发生变化的几何尺寸,如筒体的不圆度、封头与简体鼓胀变形等,应***复核。 (4)表面缺陷。主要有:腐蚀与机械损伤、表面裂纹、焊缝咬边、变形等。应对表面缺陷进行认真的检查和测定。 (5)壁厚测定。测***置应有代表性,并有足够的测定点数。 (6)材质。确定主要受压元件材质是否恶化。 (7)保温层、堆焊层、金属衬里的完好情况。 (8)焊缝埋藏缺陷检查。 (9)安全附件检查。 (10)紧固件检查。
我国分类为了更有效地实施科学管理和安全监检,我国《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根据工作压力、介质危害性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将压力容器分为三类。弹簧式安全阀结构紧凑、体积小、动作灵敏、对震动不太敏感,可以装在移动式容器上,缺点是阀内弹簧受高温影响时,弹性有所降低。并对每个类别的压力容器在设计、制造过程,以及检验项目、内容和方式做出了不同的规定。压力容器已实施进口商品安全质量许可制度,未取得进口安全质量许可证书的商品不准进口。应该按照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划分,先按介质划分为介质和第二组介质,然后再按照压力和容积划分类别Ⅰ类,Ⅱ类,Ⅲ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