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日常使用的电池如果进入废物渠道的话,其污染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日本福冈大学曾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将含电池埋在垃圾填埋场里,用20年时间观察这些电池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情况。是比较容易释放出来的,但研究发现,经过这么长时间,这些电池里的不会大量释放,并且其释放的量在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当然,这里所指的填埋场是正规的填埋场,而不是荒郊野地。所以,控制废电池污染的主要途径就是,不要随意丢弃。
目前市场在售的电动车电池的保修期一般为5~8年(或10万~15万公里)。按照常规,理论上电池的正常衰减寿命也大体会设置在这个节点。根据目前行业内广为流传的做法,一般把80%作为电池容量和续航里程衰减的节点。车企和经销商往往根据这两个节点来推算电池淘汰回收的时间。
电池方面的***提醒,如果经常使用快充或开车习惯不符合电池***规则,加之电池质量水平参差不齐,许多电池3~5年就会消减到不适合正常使用的状态。也就是说,差不多到2018年,国内将会产生大批量的电池淘汰回收需求。按照销量推算,到2020年前后,我国仅纯电动(含插电式)乘用车和混合动力乘用车动力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万~17万吨的规模。如果数据变成现实,那么这些报废的电池去向哪里?
锌锰电池、镍镉电池、锂电池等类电池,收集成本高,运输也不易,其中又以回收更难。很多废弃物之所以经济价值不高,是因为回收量不成规模,当回收体系逐步完善、且有人为之努力时,就会形成产业。经过二十余年环境人的努力,回收废旧电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因处理环节跟不上,没有起到预期作用。
废电池收集处置
变化一 、范围扩增废电池范围增加了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变化二、 废一次性电池收集要求更明确
1、鼓励废电池的分类存放,避免和生活垃圾混合;收集过程中禁止将废镉镍、氢镍、铅蓄、锂离子和含gong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中。
2、尚不具备废电池处理能力的地区,对已收集的一次性废电池,由地方主管部门(市、县级以上)在垃圾处理区划分单独区域,做好安全处理和防渗,进行***贮存或填埋,达到一定数量后再转移到具备废电池处理能力的地区妥善进行资源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