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道场
在现实中,安全培训的效果很难说十分理想。其原因是,理论上的应该“有效”与现实中“是否获得有效”存在着差距。这种通过3D,4D的教育方式不仅增加了学员的学习热情,也提高了学校的效果。缩短差距的根本措施是针对不同培训对内容合理选择培训方式和方法。通过方法和形式的改变来引导员工,使员工产生思想共鸣。 有关研究表明,一个成年人通过阅读只能学习到所学习内容的10%,通过听力能学习到15%,而亲身体验过的事情(体感)能学习到80%,因此在安全培训中应用体感教育方法,形成新的适应企业员工安全培训模式,将大大提高员工安全培训效果。
体感教育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员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通过将作业现场的隐患呈现或再现,在培训过程中让学员亲身体验产生的后果以及带来的伤害情形,使学员在亲历模拟事故的过程中震慑情绪,理解并获得知识。在电气设备单元的学习中,教师还会通过劳动防护用品绝缘作用的演示,讲解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它是学习者亲身介入实践活动,通过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意识的方法。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专门在厂区设立了安全体感中心,上岗员工都要从安全体感中心体验完整方能正式入职。

体感教育的引出及与传统教育的差异
相比于传统的以书本讲解为主的灌输式教育方法,体感教育是在体验的同时进行理论讲解的培训模式,是一种寓教于行的培训方式,通过人的肢体、五官以及内心的感受来认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从而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改变作业陋习,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通过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传统教育强调学习过去的知识,而体感教育则强调即时的感受;传统教育重在记忆,体感教育重在学员的领悟和体会;传统教育是知识到实践的过程,体感教育是实践到知识的过程;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和控制地位,体感教育以学员为中心,教师只发挥指导作用;传统教育强调在课堂中学知识,体感教育强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知识。然而,现有所使用的人机交互的方式仍不能满足科研工作者和大众的使用需求。
基于虚实融合的作业安全体感培训系统研究
基于虚实融合的作业安全体感培训系统研究,通过多面投影等虚拟现实技术与实物技术结合,设计一种基于虚实融合的作业安全培训系统.系统可还原真实作业场景,采用声光电等刺激方式,在保证人身设备安全的情况下,让员工在作业项目的主动训练中切身体验事故的严重危害,学习相应的安全防护技能,为电力安全培训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