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滑脂上会经常会浮着一层油,这样的润滑脂还能用吗?其实润滑脂在储存和使用之中都会析出油,我们称之为“分油”,少量的分油是正常的,而过度的分油则会导致润滑脂结构***而失去使用价值。正确的储存和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有效的控制润滑脂的分油。
想要了解润滑脂分油的原因,还要从润滑脂的基本构成说起。润滑脂是由基础油、稠化剂和添加剂组成的,其中基础油占了80%以上,而稠化剂就相当于海绵,是把基础油和添加剂储存起来的结构。润滑脂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到挤压或高温,会把基础油像海绵一样挤压出来,这样就形成了润滑的效果。从这我们可以看出,润滑脂分油是完全正常的,不分油的润滑脂反而不能起到润滑的效果。至于分油的多少,则因润滑脂的硬度而异了,过硬的润滑脂当然不容易分油。
润滑脂的温度
选择润滑脂看工作温度,一般来说,轴承温度每上升10-15℃,润滑脂的寿命约减少一半。润滑脂的耐温性能,不仅是看其滴点的高低,还要考虑基础油的类型。对于160-200℃左右的温度要求,一般应选用以复合皂、聚脲、膨润土为稠化剂,酯类油、合成烃、硅油作基础油的润滑脂。温度要求在250℃,应选用以脲类有机物、氟化物为稠化剂,以本基硅油、全氟聚醚为基础油的润滑脂。
对于要求在低温下工作的润滑脂,一般低于-30℃,就必须使用以合成油为基础油的润滑脂。
在润滑脂的使用范围内,润滑脂的温度特性也有所区别,前面提到过,润滑脂主要靠基础油润滑,如果基础油具有较好的粘温特性(黏度指数高),那么在温度变化过程中,黏度相对稳定一些。基础油的分类由API规定,目前有五种分类,用户在购买时有必要了解一下润滑脂的基础油成分。
虽然润滑脂的主要成分是基础油和稠化剂,但是基础油和稠化剂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不一样,一般来说,基础油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相对更大,而对于稠化剂的稠度,在达到滴点之前,稠度变化比较缓慢。因此选购润滑脂时,有必要了解基础油的性能。
